在加德满都机场,钟爱喜见到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负责登记撤离的中国人、登记相关物资情况、协调航班等事宜,他们人手不多,非常忙碌。但看到他们的那一刻,心里真的很温暖。”钟爱喜说。
地震发生后,铁路、民航部门启动应急预案。新华社记者从中国民航局获悉,26日国内航空公司计划往返尼泊尔的航班共14班,其中3班载有救援物资,另有2班救援包机。截至26日16时,国航、东航、南航、川航已接运旅客1000余人。
首个抵尼的重型国际救援队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几百年留存下来的美丽文明消失不见,加德满都的空气中弥漫着悲伤,但人们并没有放弃希望。
新华社记者在现场看到,青壮年男子自发地加入到尼泊尔安全部队、警方和救援人员主导的震后搜救行动中,在废墟中使用双手扒开砖头、石块,艰难而执着地找寻任何一丝生命的迹象。
为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尼泊尔抗震救灾的坚定支持,中国政府决定向尼泊尔政府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包括帐篷、毛毯、发电机等灾区急需物资,帮助尼方开展救灾安置工作。上述物资将以包机方式尽快发运,以解尼方燃眉之急。
应尼泊尔政府请求,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26日上午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成为第一支抵达尼泊尔的联合国认可的重型国际救援队。
救援队共62人,由搜救队员、医护队员、地震专家、技术保障人员组成,携带了搜救、医疗等有关救援设备和6条训练有素的搜救犬。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已救出一名年轻男性。
地震学专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阿部胜征告诉新华社记者,“规模越大的地震,越难以收集受灾信息,随着时间推移,受灾还有可能扩大。”
编辑:实习生-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救援队抵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