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保送生多为厅官子女 设三道关仍存人为操作空间

社会新闻 人民网 作者:郑天虹 王莹 廖君 仇逸 2015-05-15 10:09:02
[摘要]保送生多为厅官子女。取消部分保送项目是可行的,但没有取消的保送项目一定要公开透明,向社会全程披露招考各阶段的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

  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在多少人眼中有着莫大的光环,但在一些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中,也不乏百感交集的叹息。

  尽管教育部要求收紧保送生推荐名额,但全国保送生的总量仍然比较大。记者在多个省市调查发现,由于存在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子女升学捷径的状况依然让人忧心。

  目前,保送生主要集中在省优生和外语两类

  这是记者采访中一些令人忧心的事实:

  南方一所高校相关领导向记者透露,该校梳理总结10年保送生情况时发现,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

  在中部某省的2014年保送生中,几名厅级领导干部的孩子赫然在列;

  广东一名落马副省级干部子女被曝凭借一项科技发明奖造假获得重点大学的保送资格……

  东北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坦言:“我们发现很多招上来的省优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优秀,从学生资料看,他们有深厚的家庭背景,中学校长可能也难抵压力。”

  旨在为优秀学生提供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制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频频曝出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案例。例如,前两年凭信息竞赛省级一等奖获推荐保送的学生在高校测试时竟有一半不掌握相关知识,近1/3不敢参加测试;还有凭借省级三好学生获保送资格的学生,就读后被人举报其三好学生资格不是在他就读的中学获得的。

  南方两所高校对近年保送生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在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组织才能、社团活动等方面并未显示过人之处,有的在学习成绩上反而不如高考生。

  从2014年开始,根据教育部要求,全国保送生人数锐减。其中奥林匹克竞赛类保送生仅保留了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五科奥赛决赛一等奖并入选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因此,竞赛类保送生从2013年的7000多人,减少到2014年的260人左右。

  记者登陆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根据已公示的名单,2015年全国具有保送生资格的考生有3212人,其中省级优秀学生442人,外国语学校推荐生2520人,国际五项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员250人。

  除对退役运动员和公安英烈子女的照顾性政策外,保送生已压缩为获得国家级奥赛一等奖并被遴选为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省级优秀学生、经教育部批准的16所外国语中学推荐的外语类保送生。然而,省优生、外语类保送生和退役运动员仍有较大空间。以山东省为例,2015年保送生346人,其中省级优秀学生115人,外国语学校推荐保送生220人,这两类保送生占据了绝大多数名额。

编辑:李雯

相关热词搜索: 保送生多为厅官子女

上一篇:上海到黄山高铁7月1日首开 拉近长三角与华南距离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