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学生休学办网站 毕业“迟到”两年
2009年,张果考入吉首大学,成为湖南汩罗市汩罗镇雁塘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的张果,开始了创业生涯。大二上学期,张果成立了吉首大学购物网和吉首大学校园网。
2011年,就读大二的张果选择了休学创业。对互联网的浓厚兴趣,令他打定主意要到北京学习编程技术。当时,创业的学生还没有今天这么多,为了创业而选择休学的学生就更少。张果的决定并未得到父母、朋友的支持,学校老师及同学对张果的决定也有诸多怀疑。
在北京学习编程技术期间,张果创办了必趣网,专注于做微电影。张果回忆,5年前,自己创业时,创业的学生还没有现在这么多,风气也没有今天这样浓厚,学校也设置了指导大学生创业的创业员,但指导活动远没有今天这样成系统,“现在,学校的创业指导和帮助工作做得越来越好了。各种创业讲座,创业基金很多。”
张果坦承,大学生创业的两大难题就是创业想法的“幼稚”,以及创业与学业的冲突。创业休学手续,复学手续都颇为复杂,休学期间落下的课程和学分,日后复学都要重修,在课程安排和时间上都有很多难以调和之处。2009年入学的张果,因为这一段段创业的经历,直到今年夏天才能够毕业。
因此,在他看来,将自主创业折算成学分,简化创业者休学、复学的手续,给予了当今大学生创业者极好的帮助,有利于解决他们面临的创业与学业的冲突。
教师变“红娘” 搭建“创业相亲会”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副院长刘玉在2002年创立了Dian团队,而迄今为止,团队成员已创立了35家创业公司。
如今,她还有两年就要退休,而随着投资人热衷于到高校寻找创业项目,谋求创业的大学生也纷纷找她“取经”,她发现,自己可以从中做些穿针引线的工作。
今年3月起,她做起“创业红娘”,开始举办每月一期的“创业相亲会”,选取若干项目与投资人现场对接,搭建为创业学生争取投资和资源的平台。
第一期,就在学校启明学院举办,吸引了10家投资机构,而出席相亲会的公司代表均有当场拍板的权限。
“创业者啥都缺,但很多人认为他们缺钱,这是错的。”刘玉说,大学生创业最缺的是方向性指导,而她邀请的投资机构代表大多是富有情怀的学校校友,虽然可能难以给初创项目投资,但会对学生进行的创业项目给予指点,究竟在哪儿出了问题。
对于部分成熟度较高和急需融资的创业项目,刘玉还会不等到月底的“相亲会”,提前推荐给对口的投资人或投资机构,“最近有个项目已经用微信推荐给几个投资人,他们看到后很快就找我要那个项目负责人电话,想赶紧跟进洽谈。”
刘玉说,“创业相亲会”将不只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而追求“不分年龄、不分学校、不分学历、不分地域”。
编辑:唐桂涛
相关热词搜索: 休学创业可折算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