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宝鸡新闻 > 正文

宝鸡市渭滨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探析

宝鸡新闻 陕西日报 作者:张雄 2015-05-20 11:30:47
[摘要]渭滨区通过持续不断的政策扶持,积极实施科技创新“育林”和“小巨人”工程,着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

  数字是枯燥的,却最能说明问题。2014年,宝鸡市渭滨区技术合同交易额高达6.38亿元、全社会技术研发投入达12.8亿元,作为创新能力风向标的各项指标均居宝鸡市前列。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纷至沓来。秦岭脚下,渭河之畔,创新之花处处绽放。
  是什么原因让创新之花在渭滨区开得如此艳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渭滨区坚持“科教兴区”,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培育高层次人才发展沃土,一系列举措让创新之花尽开、创新之果遍地。
  精心“育林” 科技企业活力四射
  1平方公里有多大?在粗放经营模式下很小,用高科技“尺子”去丈量,1平方公里又很大。一个占地面积仅有6亩的宝鸡飞利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钴铬钼合金球形颗粒,每年创汇260万美元,亩均产值达43.3万美元,这就是科技创新的神奇魅力。
  日前,记者在渭滨区采访时发现,这里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活力四射,一批同宝鸡飞利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一样,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正在这片土地上迅速崛起,成为该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经济升级版的生力军。目前已形成有色金属加工、电子仪器仪表、装备制造、新材料、服装加工、互联网应用等门类齐全的产业布局,全区规模以上企业80余户,中小微企业更是超过了1500户。
  渭滨区通过持续不断的政策扶持,积极实施科技创新“育林”和“小巨人”工程,着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大力支持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据了解,近两年来,渭滨区共帮助和指导辖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1项,累计争取资金1639万元。全区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达到32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0个。
  积极搭台 产学研成果丰硕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但对于不少中小企业来说,人才、研发实力、实验设备等软件和硬件上的不足,常常成为企业创新路上的拦路虎。因而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引智借力来攻克技术难关,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
  宝鸡金健数码针纺有限责任公司就尝到了“企校联姻”的甜头。他们与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联合研发出具有独特吸湿发热功能的针织专用纤维。采用这种纤维加工而成的保暖内衣,保暖温度可提高3℃-4℃,重量可降低40%,一套定价就在2000多元,为企业赢得了市场。
  据悉,渭滨区现已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多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通过产学研平台,自身科技实力得到有效提升,效益也显著提高。
  建章立制 创新之花常开不败
  技术创新如果只是昙花一现,企业也终将被市场淘汰。为了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渭滨区建立人才、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机制,为持续创新保驾护航。
  企业之争根本上是人才之争。渭滨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区”战略,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引进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培养拔尖人才;一方面着重培养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有重点、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与主持重大科技、经济项目。
  此外,区科技局深入辖区近百户企业调研,要求各驻区企业填报《渭滨区驻区企业科技人才调查表》,共收集到张宝会、李百社等190余位高级人才资料。经分类、整合,建成了渭滨区科技人才资源库,为持续创新提供了人才保证。
  科技投入是保证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渭滨区财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连续多年增加区上科技三项费的预算数额,从2011年的38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450万元。区科技局每年都在科技三项费中设立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经费,两年共拿出30万元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同时,在对辖区科技型企业贷款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银企对接会,构建了全区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打造工业强区的过程中,渭滨区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实施专利计划。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快了全区科技创新步伐。2014年,全区专利申请919件,稳居宝鸡市首位。

编辑:曹静

相关热词搜索: 创新能力 育林 科教兴区 国字号 尺子 小巨人 知识产权战略 渭滨区驻区企业科技人才调查表 民营科技企业 正能量

上一篇:宝鸡现山寨“大裤衩” 疑为当地某媒体办公大楼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