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妻否认间谍指控 专家称美钓鱼执法有诱骗意味
目前,张浩已在洛杉矶完成首次上庭,加州中部地区的治安法官判张浩被转移至圣何塞继续羁押并做进一步处理,开庭日期尚未公布。此次起诉由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地区检察官提起,调查工作由联邦调查局旧金山分部执行。
美国司法部在网站上公开了起诉书,除张浩外,一同被起诉的还有另外5名中国公民,其中2人是天津大学教师,其中一人是和张浩同样来自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庞慰。根据起诉书,张浩和庞慰被指从其美国雇主,分别是马萨诸塞州的思佳讯通讯技术公司(Skyworks Solutions)和科罗拉多州的安华高科技公司(Avago Technologies)窃取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设备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技术资料,这种技术也有军事用途。
起诉书中罗列了关于这些指控的各项“证据”,这6人共面临32项指控,包括共谋从事经济间谍活动、共谋盗窃商业机密、经济间谍及教唆以及盗窃商业机密及教唆。首次出庭后,张浩律师邓光表示,张浩的案件“完全是(双方的)版权之争”。张浩太太也表示,张浩很冤。
>>>小编科普 什么叫钓鱼执法
钓鱼执法,英美叫执法圈套(entrapment),这是英美法系的专门概念,它和正当防卫等一样,都是当事人无罪免责的理由。从法理上分析,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国家当然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
这种行为如果运用不当将致人犯罪,诱发严重社会问题。钓鱼执法是政德摧毁道德的必然表现。 行政执法中的“钓鱼执法”,与刑事侦查中的“诱惑侦查”,或者叫“诱惑取证”类似。 从历史上看,一些案情复杂、取证难的案件,往往采取钓鱼执法(英美叫执法圈套(entrapment)的方式。
美国是钓鱼执法实施比较多的国家,也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案例。但钓鱼执法具有某种诱导性,一直以来也饱受争议。世界各国执法机关也都使用类似手段,比如警察扮演瘾君子向毒贩购买毒品。
编辑:李雯
相关热词搜索: 教授妻否认间谍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