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温是项目进展最大的瓶颈。”许峻峰介绍,为避免水、灰尘、铁屑等腐蚀电机内部永磁体,电机采用全封闭结构,但由于电机功率太大,发热过高,永磁材料在高温、振动和反向强磁场等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可恢复性失磁的严重风险。“如果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失磁,后果不可想象。”
冯江华回忆,“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资料,也缺少研发测试用的相关设备”,株洲所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少数据仍要依靠比较原始的笨办法。“比如说,电机升温试验一做就是五六个小时,电机温控数据就人工全程蹲守来记录,这样来慢慢积累。”冯江华称。
研发团队成立8年后,也就是2011年底,株洲所永磁牵引系统在沈阳地铁2号线成功装车,实现了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的首次应用,结束了中国铁路没有永磁牵引系统的历史。株洲所也成为我国唯一掌握自主永磁牵引系统全套技术的企业。截至2015年5月底,沈阳地铁2号线已无故障载客运营7万公里。
“这一次,我们抢坐了头把交椅。”冯江华告诉记者,2011年,株洲所受命参与国家“863计划”之“高速铁路重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重点项目”,承担高速动车组用永磁牵引系统的研发工作。
从“小功率”转向“大功率”,从“地铁用”转向“高铁用”,株洲所面临着新的难关。
株洲所首席设计专家李益丰对《中国经济周刊》称,沈阳地铁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功率是190kW,而用于时速50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电机功率高达690kW,且始终是高速运行状态,对牵引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电机设计的挑战就像是爬完衡山,又去攀登珠峰”。
尽管如此, 株洲所却提前完成任务。2013年12月,株洲所成功开发出可用于时速500公里高铁动车的电机,2014年10月在青岛四方股份公司成功装车考核。
“顺利的话,中国高铁很快就能全面用上永磁牵引系统,不仅更节能,也更稳定,更安全。”李益丰称。
“节能神器”:让高铁电机功率提高60%
丁荣军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2014年,株洲所的牵引系统在城市轨道列车市场占有率达57%,今后将逐步以永磁牵引系统取代异步电机系统。
株洲所下属的时代电气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刘可安说:“高效节能是永磁牵引系统最突出的优势。”
数据显示,株洲所研发的690kW永磁同步电机,比目前主流的异步电机功率提高60%,电机损耗降低70%。
根据沈阳地铁2号线的实际运行数据,刘可安算了一笔账:一条地铁每年可节能折合400万元,“这就是利润,哪家单位会不愿意用?”
刘可安拿出的一份业内分析报告显示:到2020年前后,全国将建设约10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如果新建线路60%采用永磁牵引系统,预期的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全国每年新线运营能耗将节约2.4亿元。
编辑:李雯
相关热词搜索: 最先进高铁牵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