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西安有一位老农在自家的2亩葫芦园里,收获了很多“秦俑”模样的葫芦,该农民将葫芦外的石膏模具轻轻敲开,一个神态逼真的“秦俑葫芦”出现了,好想买一个带回家里收藏。
7月6日,华商记者联系到这位老农,他叫袁昌延,今年62岁,地地道道的关中农民,世世代代靠种地为生。袁师傅从小喜欢工艺美术,制作“秦俑葫芦”已经有9年的时间了,他说,家里有2亩葫芦园,现在全部用来制作“秦俑葫芦”,对于“秦俑葫芦”的介绍在《红楼梦》中早有记载,他就是根据书中描述的内容开始制作“秦俑葫芦”的。
秦俑葫芦的加工工艺很细致,雕刻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袁师傅说,首先要选用上好的石膏作为原材料,用小刀在原材料上进行雕刻,要把人物的神态刻画的栩栩如生,等到葫芦开花结果后,将刻画好的石膏模具套在葫芦上,并用细铁丝将其固定,经过三个月的生长期,小心将石膏打开后,一个神态逼真的“秦俑葫芦”就诞生了。
袁师傅制作的“秦俑葫芦”高20厘米,直径14厘米,种类也有很多,有人物、动物、还有静物等造型,据了解,袁师傅现在制作的葫芦已经超过100件了,制作最多的还是秦俑的造型,其中多数用来出售,价位在3000-5000元不等。他说,秦俑不仅拥有地域文化,而且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内涵。
如今,袁师傅现已是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准备开一家网店,将自己制作的“秦俑葫芦”照片发布在网络上,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精湛的手工艺,也希望寻找到有缘人将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