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港”如虎添翼
重现当年“万国通商”盛景
“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总体规划为“一干两支”,其中“一干”为西安-鹿特丹;“两支”是西安-莫斯科及西安-哈萨克斯坦,现如今开通的,只是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早在2011年,国际港务区就启动了‘2011新筑欧亚大陆桥’主题活动,铁路集装箱专列、公路代表团两路从西安出发,以荷兰鹿特丹港为目的地,沿途推介中国内陆港,也为‘长安号’打前站。”采访中,西安国际港务区宣传部部长李钊告诉记者,在那时,由于铁路基础设施非标准化、中亚国家口岸通关便利性不足、铁路运力紧张等问题,从西安直通鹿特丹还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我们虽然深处内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固步自封,事实上我们‘走出去’的想法由来已久,而‘一带一路’建设让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李钊说,随着“长安号”的开行和持续运营,“丝绸之路经济带”已从战略构想走向落实阶段,拥有中国最大陆地港口——西安国际港务区的陕西、西安,有条件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国际内陆中转枢纽港。
作为推动陕西实现东西双向开发开放的战略平台,西安国际港务区紧跟趋势,主动融入中国“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集开放型、功能型、平台型为一体的园区,大力提升“西安港”的辐射集聚能力,助力西安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以‘长安号’为依托,运营‘西安港’,开放口岸、支持跨境电商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带动周边服务行业的发展聚集,为中国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搭建综合性平台。”
“‘长安号’是一列火车,但又不仅仅是一列火车,它所展现出的不但是西安叫响做实”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行动,更有内陆人开发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在采访的最后,李钊对记者说。从此,“长安号”不仅是西安的“长安号”,“西安港”也不再是西安一地的港口,它将推动形成以西安为东中转枢纽,辐射中国内陆地区、沿海港口以及东亚、南亚;以新疆和哈萨克斯坦为西中转枢纽,辐射中亚、俄罗斯、欧洲的“哑铃型”丝绸之路物流通道,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干线。在《焦点访谈》连续报道的结语中曾提及:“‘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亦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而“西安港”则将成为这条路上最大的陆地国际中转枢纽港,云集全球商品,重现“万国通商”盛景,为陕西、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提供“金牌动力”!
编辑: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 长安号 幸福快车 铁路集装箱 西安港 国际铁路运输 焦点访谈 两支 班列 双城记 陕西制造 政策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