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传男童游完泳1h后床上“溺亡” 真相竟是这样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杜鹃 2015-07-10 13:25:10
[摘要]网络上一篇《男童游完泳1小时后床上“溺亡”!家长不得不警惕的“干性溺水”》的报道可吓坏了众多爸爸妈妈,到底有没有这么可怕,真相是什么?

  被救后看上去清醒的溺水者仍应送医观察


  “也有极个别情况会发生。”王西富提到,有少量患者,在被施救上岸后,肺内仅仅吸入少量水的情况下,表面看来其早期意识状态、呼吸、氧合、循环均无明显异常,却在随后的数小时甚至72小时后发生严重呼吸窘迫甚至危及生命,被称为“二次淹溺”,也就是上面报道中所提到的现象,其实质为溺水后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目前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水进入肺内破坏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关。

  因而,他提醒,由于现场医疗监测条件不充分,即使被救上来后看起来清醒的溺水者,仍需要急诊室观察,一为进一步准确评估溺水的危害,二则为可能出现的病情进展和恶化。

  他认为,报道中对事件的解读和评述是错误的,混淆了干性淹溺和二次淹溺的概念,容易引起公众恐慌。但不管任何原因,不管是否在泳池下水。当儿童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喘鸣、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甚至昏睡时,都应即刻送医。因为很多疾病可以出现以上表现,而这些症状并非二次淹溺所独有的。

  溺水后应如何施救

  王西富还介绍了溺水后不同状态下的不同施救措施。

  1. 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干性淹溺,肺内无水或少量水)

  2 .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溺水时间短,干性淹溺,肺内无水或少量水)

  3.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可能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溺水时间短,大多为干性淹溺,肺内无水或少量水。少数为湿性淹溺)

  4. 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心脏骤停):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 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溺水时间长,部分为湿性淹溺,部分为干性淹溺)。

  华商记者 杜鹃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男童 真相 床上 小时 游完泳 其他

上一篇:西安三甲医院与寺院合作办医 主打临终关怀牌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