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正文

“白发将军”赵寿山 死守雪花山咬着牙根不求援

专题资料库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孙强 2015-07-13 15:53:00
[摘要]尽管陕西地处抗日战场后方,但秦人的抗战之心坚定如铁。近日,华商报记者寻访了陕西抗战遗迹,试图在历史的缝隙中,尽最大努力梳理陕西人抗战留下的宝贵财富;从今日起,华商报将推出“抗战·秦人悍将”系列,通过赵寿山、关麟征等抗战将士的故事,共同感受陕西人抵抗外侵的不屈精神。

史书中平铺直叙的寥寥数语,无法全部还原战事惨烈的一点一滴。2005年,十七师老战士、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原副政委宁必成将军,曾向华商报记者回忆在雪花山等地抗战的三次负伤:一次左腿中弹,身旁的副团长杨法震牺牲,如今安葬在西安烈士陵园;一次左臂被打穿,留下一个椭圆形的疤痕;一次差点要命,子弹击中腹部从背部穿出,养了几个月的伤。

已于今年3月去世的宁必成老人生前说起雪花山、乏驴岭的战斗,只说“打得很惨呢”,13000人的部队只剩下2000来人。《赵寿山传略》记载,“将军悲愤交加,头发、胡子都急白了,无力骑马,只得坐在滑竿上指挥部队后撤”。前往南京报告战情的娘子关前线指挥官、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对赵寿山说,“你对得起国家,十七师牺牲很大,但给国家立了大功”。黄绍竑在报端著文称,“华北战场上,真正抗战的将军只有两个半人,其中一人就是十七师师长赵寿山”。

尽管是败了,但陕军在雪花山打出了勇猛的气概。赵寿山痛定思痛,在十七师成立了一个剧团,以“血(雪)花”为名,其意是“‘血花’命剧团,想起娘子关;抗日怕流血,何必出潼关”。

“我准备为国捐躯。只要还有一个人,一支枪,一粒弹,我就要坚守”

早在1937年8月,刚刚出征前线的赵寿山在致友人的信中袒露心迹,“寿山自念此次率我三秦健儿北上抗日,无论将来成败如何,但求能于此民族解放事业中一显身手,生固为复兴华夏之荣,死亦为洗荡三岛之怒潮……”赵寿山还公开立下誓言:“我准备为国捐躯。只要还有一个人,一支枪,一粒弹,我就要坚守。”

赵寿山不仅是一员猛将,更是熟读兵书智勇双全的战将。他在《与蒋介石二十年的斗争史》中回忆,当年防守保定时,曾与小他11岁的户县老乡、五十二军军长关麟征谈过一次话。赵说,保定很难固守,我的装备比你差,当然是在所不惜,可如果你军遭受损失,太觉可惜。不若保存主力,只留一个团诱敌。待日寇南下,从侧面给以猛袭,估计能打个好仗。关听了,问,你说保定守不住?赵说,肯定要丢。关“嘿”了一声说,保定丢了委员长要我的头哩。赵说,兄弟,你有几个头?有100个也是要丢的,将来上海、南京、武汉都要丢。关说,你这是乱说,那样中国不是亡了吗?赵说,中国不会亡。咱边打边准备,人民都发动起来了,就能把日本打回去。

1938年夏,赵寿山升任三十八军军长。当时晋南的永济、运城、侯马、夏县一带均被日军占领,中条山岌岌可危——陕军的威名却也从此远扬,第四集团军三十八军被誉为“中条山铁柱子”。

这根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是经受了多次血与火的战斗锻造而成。其中“六六战役”最为惨烈。1939年6月6日,日军三万余兵力进犯中条山。面对猛烈敌火,国军只是严防死守,可伤亡剧增,哪里守得住。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急令三支部队统归赵寿山指挥,以期破敌。

赵寿山下令“放弃”正面阵地,扰敌背后,迂回侧击。半个月血战,日军终于撤出中条山。当时的军事报告中称,六六战役为“近来三月内最激烈,敌我展开拉锯战,血肉横飞”,仅在运城一地,日军摆出的骨灰罐就有1700多个。

1940年4月,三十八军驻守平陆,军部驻在三门镇望原村。日军重兵来袭,卫立煌认为守不住,命赵寿山放弃望原。赵寿山说,望原丢了,中条山就丢了,敌人就能渡过黄河。“如果守不住,杀我的头!”

赵寿山说到做到。史称“四一七战役”的这场战斗以中国军队血拼大捷而告终。战后,赵寿山给家中打电话报平安,欣喜得知大孙女刚刚出生,于是起名为“望原”。此后,他的孙辈均用“原”字为名,以纪念这次胜利。

与彭德怀等合影后说“我还要上山入伙哩”

1941年3月25日,国民党军委总政治部主办的《扫荡报》上刊登《苦守中条山的赵将军》中说,“赵将军在生活上完全与士兵共甘苦,吃一样的糠菜馒头,穿灰棉布军衣。主将在全军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模范作用。军长提出三大禁令:禁嫖、禁烟、禁赌;四大口号:官兵一致、军民合作、人事公开、经济公开。”毛泽东当年如此评价三十八军:这支军队“在形式上是国民党编制,但实质上始终是按照党的方针、任务去建设部队,同日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早在1930年,赵寿山任十七师五十一旅旅长驻汉中时,他就开始与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红军接触。他命其部队经常秘密替红四方面军在西安采购、运输物品,彼此关系相处得很好。

在赵寿山心里,他感到“国民党政府就像一棵老树,看起来很高大,但是内部已经腐烂了,只会一天天烂下去。而共产党却像一棵小树苗,充满了活力,目前虽然幼小,但它是新生的,肯定会一天天茁壮起来”。

抗战爆发前,十七师在三原驻守时,赵寿山与彭德怀、贺龙、任弼时、左权、杨尚昆、陆定一、博古频繁交往。一次,众人汇聚在三原县城,赵寿山提出要和彭德怀等红军将领合影留念。照完了相,彭德怀开玩笑说,这一下你把“通匪”的证据留下了。赵寿山哈哈大笑,我不怕,我还要上山入伙哩。

有一次,关麟征请赵寿山去澡堂洗澡,闲聊时说,寿山兄,人家都说你是“绯红子”(陕西土语,带有红气的意思),到底是不是吗?赵说,旁人要那样说,我有什么办法。我觉得,抗战就必须联共,这也是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中讲清楚了的。可有人不抗战,只想剿共。我不管人家怎么说,只要能对得起国家就行了。

国共合作抗战期间,十七师被划为第二战区东路军,由八路军朱德、彭德怀指挥。赵寿山非常赞赏八路军的游击战术,选送官兵到晋东南八路军军政训练班学习,还邀请朱、彭到十七师作报告。

编辑:周庆辉

相关热词搜索: 赵寿山 牙根 雪花 白发 将军

上一篇:昔日《西游》师徒四人再聚首 齐现身咸阳机场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