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正文

“白发将军”赵寿山 死守雪花山咬着牙根不求援

专题资料库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孙强 2015-07-13 15:53:00
[摘要]尽管陕西地处抗日战场后方,但秦人的抗战之心坚定如铁。近日,华商报记者寻访了陕西抗战遗迹,试图在历史的缝隙中,尽最大努力梳理陕西人抗战留下的宝贵财富;从今日起,华商报将推出“抗战·秦人悍将”系列,通过赵寿山、关麟征等抗战将士的故事,共同感受陕西人抵抗外侵的不屈精神。

1942年成为中共特别党员,为了防止暴露,在党内不公开

赵寿山与共产党的交往有些年头了。1937年年底,部队从山西前线过黄河休整,赵寿山去延安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临别时,毛泽东交给他一个密电码本。从此,表面上看,三十八军听命于国民党,而其行动都及时报告了延安。1942年,赵寿山又一次提出入党。毛泽东表示,三十八军与共产党、八路军的利益是一致的,中央同意赵作为特别党员,党龄可从1936年“双十二”算起。只是为了防止暴露,在党内不公开。

其实,老百姓大都知道这支来自陕西的军队跟别的国军不一样。抗战时期,三十八军曾驻防河南,当地百姓就称该军为“七路半”,意指离“八路”不远了。

赵寿山胆子大,当时他甚至明着把一双儿女送到了延安。蒋介石曾问他,你的公子小姐在哪里上学啊。赵答,在延安上抗大。蒋说,怎么跑到那里去了!赵说,抗战以来,我在前线,没法子管,子大不由父嘛。蒋厉声道,把他们叫回来!赵寿山只得把独子送到国民党中央军校受训,其实是做“人质”。

1940年,蒋介石为了割断三十八军与八路军的联系,将赵寿山部调离中条山。部队刚一调走,中条山即失陷。1944年,蒋又将赵寿山调往甘肃,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实质是迫使赵离开三十八军。赵寿山在甘肃待了两年,总司令部被撤销。

赵寿山遂以出国考察水利的名义,途经兰州、西安,又从南京到上海,再转北平到天津,绕了好大一圈,进入晋冀鲁豫边区,最终到了延安。多年以后,赵寿山用近万字的长文回忆这一历尽艰险的过程,读来惊心动魄。

1947年3月,赵寿山给彭德怀做副手,任西北野战军(一野)副司令员,指挥解放大西北。赵寿山在国民党军队的军衔为中将,他是唯一担任过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解放军野战军军级指挥员。

1949年,赵寿山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此后担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1959年,赵寿山到北京工作,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1965年去世,享年71岁。

赵寿山嫡孙赵武原十多岁时,曾在其祖父身边生活多年。在赵武原看来,声名赫赫的老将军是个可亲的老汉。“我爷非常爱娃,见到小娃亲得很,抱起来就脸贴脸,还说‘来,叫爷扎个胡子’”。

赵武原出生时,赵寿山正在甘肃武威赋闲。祖父为其起名“武原”,寓意其中。“那是他被迫离开三十八军,最苦闷的时候。”赵寿山很爱武原,常给他讲过去,“说起抗战,跟教科书上不太一样……”只是当时的赵武原似懂非懂。

等到赵武原六七十岁了,往事一一浮现,他才渐渐清晰了祖父那一辈人的作为。十多年来,他跑遍了祖父当年抗战的旧迹,还写了一本50万字的传记,以祖父辞世前总结一生的《自叙》诗“于国于民敢问心”作书名。

赵武原记得,1962年5月1日,祖父受邀上天安门看焰火,他也跟去了。先看见周总理从楼梯上来,过了一会儿,猛听《东方红》乐曲奏响,毛主席从西侧的电梯出来了,“我爷在边上欢迎,毛主席挥着手都走过去了,又折回来,说,赵老将军,你还好吗。我爷和毛主席握了手。”

一声称呼“老将军”,让赵寿山感慨万千,回到家他还念叨着,“主席还能想到我。”

华商报记者孙强

华商报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特别鸣谢华山论剑西凤酒全程冠名支持  

编辑:周庆辉

相关热词搜索: 赵寿山 牙根 雪花 白发 将军

上一篇:昔日《西游》师徒四人再聚首 齐现身咸阳机场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