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造成国资巨额损失
2012年11月26日,合肥市招投标中心公告: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对其持有的鑫昊20%股权进行公开转让。公告中晒出了鑫昊的财务状况:资产总计24.5亿元,净资产9.6亿元,此次转让底价为2亿元。面对鑫昊等离子建成即关闭这一重大项目,长虹作为唯一竞标者,还是如期实施了收购。正如2012年11月媒体所报道:合肥市新站区管委会副主任秦远望说“(长虹)肯定会回购这20%,100%它都会回购”。“这个项目一直是长虹经营,必须落到长虹去,这也是在履行我们跟长虹的合约。”
根据收购鑫昊时会计事务所的评估审计报告,截止2012年8月31日,鑫昊公司总资产为24.59亿元,且尚欠供应商货款3亿多元。加上期间的财务成本,其总额已在30亿元左右。
长虹集团完全收购鑫昊,就意味着这些全部损失均要由长虹集团承担。而赵勇在长虹集团收购鑫昊股权的董事会上称“我们今天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把这个项目变为一个房地产项目。”试图以合肥出让的优惠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来弥补长虹集团项目收购的巨额损失,用战略合作来弥补掩盖等离子整合的亏损,这是违反法律的。因为《等离子整合框架协议》中的等离子项目的擅自上马,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的土地补洞,在内容上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况且“桥归桥、路归路”,无法使违法决策的损失合法化。房地产开发是需要资金和人力投入的高风险行业,并不是有土地开发必然能够赚钱,所得收益也是房地产经营的投资收益,不能平调为项目违法决策埋单。即便有弥补成份,也只能是优惠土地的市场差价部份,根本无法冲抵违法上项目导致的巨额国资损失。
目前,由于受到政策和审计的监管,合肥方面除前期提供了第一宗土地之后,剩余土地尚未落实,长虹集团收购鑫昊的巨额损失基本定局。
综上所述,赵勇作为上市公司和国有独资企业的董事长、法人代表,在投资鑫昊等离子项目的决策中滥用职权、违法决策,已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为此,本人郑重向公安部、中国证监会实名举报,要求依法予以调查处理。本人对所反映问题的真实性负责。
作为长虹集团公司和长虹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采取公开报案方式绝非一时冲动,确是无奈之举。我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怎样的压力和风险,同时也自信本人的抉择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这已经并将继续得到历史的验证。我更坚信党中央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依法治企的决心,也坚信有关方面定会依法依规予以核查。
编辑:蒋游
相关热词搜索: 长虹董事长遭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