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水滴石穿共富裕 矢志不渝刻绿书——写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18周年之际

关注 人民日报 作者:王雨晨 杨 宣 2015-08-05 10:10:48
[摘要]让陕北革命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杨凌示范区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是在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中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在杨凌示范区,以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为核心,杨凌水保科学家共研发科技成果500余项,其中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15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

  经过18年发展,杨凌从昔日的农科小镇成为今日的现代农科新城。

  杨 宣摄

  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若将贫困比作一块顽石,那么,以杨凌示范区为引领的现代农业科技力量,就是扶贫开发中的一股绵延不绝的涓流。杨凌示范区以水滴石穿的执着,精准浇灌富裕之花。

  一份执着 吹响脱贫致富的“冲锋号”

  2014年11月4日,凌晨2点半。安塞县农民杨乃林攥着手里的火车票,提包走进了K545次列车的车厢。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会准时从延安出发,到500公里以外的杨凌开会。杨乃林参加的是一场专门为普通农民办的展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人们都亲切叫它“杨凌农高会”。

  时间倒回到2011年11月5日,第十八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举行。来参会的延安展团里,除了有涉农企业、合作社和特色的农产品,还有一支5000多人的农民参会大军,而杨乃林就是其中一员。

  老杨是个特困户,婆姨患有精神病,儿子还在读高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人身上。因为家贫,杨乃林很少说话,脾气也固执。镇上用扶贫项目给他修了座温室大棚,但老杨觉得,务大棚太复杂,还不如种小米能填饱肚子。村里让他去杨凌开农高会,老杨并不太情愿,但经不住村干部的来回劝说,他勉强答应了。

  2011年11月6日这天,杨乃林的固执在杨凌示范区被彻底颠覆了。“大马路上人山人海,人们操着不同口音,谈论着一切和农民、种地有关的东西。”杨乃林回忆道。

  领完门票进了展馆后,杨乃林第一次觉得,眼睛有点不够用了。闪着小灯的大棚模型,上过太空的蔬菜种子,见都没见过的液体肥料……想到自己在大棚里种小米,老杨后悔得一塌糊涂。

  恨不得把眼睛瞪到最大,杨乃林把所有展位仔细转个遍。拿着身上仅有的200块钱,他买了个帆布旅行包。第十八届农高会的后半程,第一次逛会的老杨用各种农业科技方面的宣传材料,把空荡荡的旅行包塞得满满当当。

  第十八届杨凌农高会上的杨乃林,是农高会参会农民的缩影。中国杨凌农高会不仅是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的具体承载,也浓缩了亿万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渴求,真实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愿望。

  “旱区农民对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景,是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的基准目标;改变旱区落后面貌,消灭贫困,是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的奋斗方向。”从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的话中,不难看出杨凌向贫困宣战的决心和勇气。

  秀丽枣园暖民情,幸福渠水润民心。

  让陕北革命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杨凌示范区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是在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中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

  陕北的枣农说,只要有枣园的地方,就能见到为枣树操心的“枣专家”,这些“枣专家”大都来自杨凌示范区。

  长期以来,优质高产的红枣只出产在延安、榆林的黄河滩地。而在陕北贫困人口集中生活的沟、峁、梁里,农民只能靠放羊和种些小杂粮为生,贫困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显得积重难返。

  能不能在山地种红枣,为革命老区的农民闯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杨凌示范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始在榆林米脂试点山地红枣微灌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经过技术攻关,先后完成了“支管调压技术”“重力式施肥技术”等技术创新。通过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山地红枣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杨凌的现代农业科技,不仅打破了黄河滩以外地区发展高产优质红枣产业的瓶颈,还为当地探索出了既涵养生态环境,又有高收益的农业产业,生态与效益双赢的“脱贫样本”和“扶贫标杆”。

  习惯逛农高会的杨乃林,已经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除了自家的大棚,他又承包了两个大棚。两个种菜,一个种草莓,每年能收入几十万元。对他而言,4年前的那次农高会之旅,是“思想扶贫”更是“致富启蒙”。

  18年来,杨凌示范区已在18个省区140个市县建立了230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年示范推广总面积达5200万亩,总效益145亿元。推广动植物良种1700多个,面积超过2亿亩,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00多项,使500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

  在不断丰富发展科技扶贫的内涵与外延中,杨凌示范区不断强化着农业科技在扶贫开发中所发挥的作用,加快推动着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因改革而生,随改革成长,为改革探路的杨凌示范区将永远追随着“延安精神”一直前行。

  一种坚守 奏出绿色革命进行曲

  从星罗棋布的翠绿,到浓墨重染的碧绿,看完两张分别在1996年和2013年拍摄的卫星图片,所有人都会有同样直观的感受。

  这两张卫星图片对焦的是一片历史人文底蕴厚重的地域——黄土高原。在陕西境内,这片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台地,绿色面积整体向北延伸了400多公里。

  人们赞叹,这是一场黄土地上的“绿色革命”;人们惊喜,这是退耕还林(草)创造的“生态奇迹”;但鲜为人知的是,晕染这片浓绿、剪裁这件碧衣的正是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杨凌科学家。

  2004年,著名的作物生理生态与水土保持学家、7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与研究员邵明安、邓西平、上官周平等在杨凌系统提出了“半干旱地区作物对有限水分高效利用的原理与技术”。山仑院士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与产量之间的联系,第一次精确量化了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对水的需求,揭示了多种作物在一定生长阶段适度“缺水”反而会让作物生长效率和产量提高的补偿效应,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推进节水农业提供了有力依据。

  让黄土高原以及半干旱地区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效用,让“好钢”科学地用在“刀刃”上。山仑院士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黄土高原有能力养育自己”的科学论断。

  从1954年至今,山仑院士已经在杨凌工作了60多年。在一个甲子的时间里,他专注于植物抗旱生理、旱地农业与节水农业研究,将毕生心血都倾注在黄土高原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事业上。

  60岁退休前,山仑院士每年有1/3的时间都在野外度过。工作环境虽然贫瘠恶劣,但凭借着对水土保持事业的热爱,他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山仑院士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科研作风身体力行“遵循科学道德,发扬科学精神”的人生格言。如今,耄耋之年的山仑院士依然笔耕不辍,积极活跃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时刻思考着中国旱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

  一辈又一辈杨凌科教专家的崇高品格和高尚境界,是杨凌示范区宝贵的精神源泉和财富。

  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至今,在广袤无垠的西部地区,在受风沙侵蚀、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这样的标语依然十分醒目。对于从事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的杨凌专家们来说,这是一份无上光荣的事业,每个选择投身其中的人,都倍加珍视这份荣誉和使命,哪怕为之付出生命……

  2015年2月6日,农历腊月十八。在陕北,人们正在忙着置办各种年货,迎接即将到来的羊年春节。

  就在这天,34岁的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森林生态学博士朴铁峰,将生命永远定格在这片长满沙棘、侧柏的土地上。在进行森林植被恢复研究的野外土样采集中,朴铁峰不幸罹难。

  噩耗传来,实验室里,没人愿意相信那个 “拼命三郎”就这样离开自己。同事眼里,那个踏实厚道的朝鲜族小伙儿,成为痛彻心扉的记忆。

  朴铁峰主要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域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态系统,特别是退耕还林(草)10多年以来的森林生态系统。因为要观察并掌握森林植被每天的自然生长与水分、日照、温度等的关系变化,所以他只能放弃正常的作息时间,不分节假日地开展野外考察。

  朴铁峰遇难的地点在山林深处,离最近的山区公路有一个多小时的徒步距离。这个距离,是森林植被恢复研究工作的必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朴铁峰想着的,依然是黄土高原上的那一抹新绿。

  宝贵的生命,易逝的青春。为了“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杨凌示范区为生态文明建设默默地付出和无私地奉献。

  “继承和发扬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依托科研院所,面向旱区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旱区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说。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紧跟世界科技前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和18年的团结拼搏,杨凌示范区已经成为肩负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多学科综合性国家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在杨凌示范区,以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为核心,杨凌水保科学家共研发科技成果500余项,其中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15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旱区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百亿元以上。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 杨凌示范区 调压技术 抗旱生理 旱区农业 农高会

上一篇:陈东琪:上半年中国GDP增长7% 具有未来可持续性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