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房地产税法渐行渐近 有望在2017年底前通过

社会新闻 新华社 2015-08-12 09:26:04
[摘要]调整后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包括房地产税法、环境保护税法、增值税法、资源税法、关税法、船舶吨位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等7个税种立法.

  未来

  从立法到出台

  全面开征房地产税还有多远

  在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之下,房地产税立法已经箭在弦上。但房地产税立法与开征房地产税之间并不能直接划等号。多位专家表示,即使立法工作完成,也不意味着房地产税就会在全国马上开征。从立法到开征至少还有三道“坎”。

  第一道“坎”是立法草案能否顺利出台,关键在于一些改革争议内容能否达成共识。据悉,目前草案仍在抓紧起草中,未来开征是否设“起征点”、是否按人均居住面积等信息尚不得而知。

  张斌认为,在立法和改革过程中,需处理好房地产税对楼市短期冲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房地产税与土地增值税等其他税费的关系等。此外,社会关注的要不要设“免征额”等问题都必须在草案中有所突破。

  第二道“坎”是立法草案能否顺利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这关系到房地产税法能否如期出台。此次房地产税法被列入本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一类项目,所谓一类立法项目意味着该法立法条件比较成熟,拟在任期内提请审议。

  但专家表示,这仅仅意味着房地产税法草案必须在本届全国人大任期内,即2018年3月前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但是否能审议通过并不确定。历史上不少立法草案因争议大、意见不统一而历经几届人大审议,如预算法的修订就历经三届人大、四次审议才完成。

  第三道“坎”是开征的条件是否具备。专家表示,即便房地产税法出台了,也不意味着房地产税会马上开征。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必须选择好改革时机,谨慎开征房地产税。

  倪鹏飞认为,开征房地产税有助于建立楼市长效调控机制,引导房地产市场回归相对健康的发展轨道。但房地产税的开征,虽短期影响有限,终究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把握好改革推出的时机至关重要。

  施正文认为,在全国人大开门立法的背景下,应进一步推进立法和改革进程的透明。何时开征、如何开征房地产税应提早向社会表明态度,让公众早有预期。

  “征收房地产税,是从百姓口袋里直接收税,如果将来会设定免征额,也要尽早告知社会改革不会增加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施正文表示,房地产税虽是小税种,但牵动每一个人的利益。税收政策越透明,越有助于改革的稳妥推进。切好利益蛋糕,才能释放改革红利。

  评论

  让房地产业

  沿法治、市场轨道健康前行

  备受社会关注的房地产税法酝酿多年后近日正式列入立法规划。这表明房地产税的立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标志着依法构建健康的房地产市场迈出重要一步,释放了房地产法治化和市场化的信号,彰显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房地产税法列入立法规划并非一帆风顺,曾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出现。2011年,我国在上海和重庆两地率先试点向居民住宅征收房产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房产税改革上升为房地产税体系建设,提出加快房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房地产市场利益群体众多,开征房地产税必然会触动各方利益。与此同时,税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尽管一波三折,但本届全国人大还是将房地产税列入五年立法规划,目的就是要打破固有的利益藩篱,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房地产市场多年调控的经验教训表明:依靠行政化手段只能一时救急,不能根治房地产市场顽疾。目前,房地产业涉及税种繁多,房地产税列入立法计划有助于加快整合和清理这些税种,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税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抑制投资投机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重大改革须于法有据。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房地产税进入立法程序是落实立法法税收法定精神的重要体现。也只有走法治化道路,才能依法规范房地产市场,市场化手段才能更好发力。

  房地产税法进入立法规划,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定力。同时,由于这是一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重要法律,房地产税法如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考验着立法机关的智慧。

  作为一种直接税、财产税,未来的房地产税征收如何做到公平合理,税收怎么使用,如何增加百姓“获得感”“安居感”,都考验着法治化治理能力。将房地产税纳入法治、市场轨道健康前行,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各方种种期盼都要求这项立法工作稳步推进,让中国房地产市场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胡光耀

相关热词搜索: 房地产税法

上一篇:20余国少林“洋弟子”归山朝拜 释永信受礼开示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