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专家:9·3阅兵展现国产军备体系 仅美俄能比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5-08-24 14:46:50 编辑:雷晓娟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阅兵将“反哺”实战训练

  专家指出,此次阅兵,各型装备以模块化分组形式展现,更直观体现出了我军装备体系化发展的思路。以防空体系为例,多型防空反导装备体现出我军远中近程、高低搭配、海陆结合的防空反导武器发展特点。从情报支援体系来看,既有多型地面雷达,又有多型空中预警机,还包括雷达警戒机、侦察机等。从对地攻击体系来看,包括了武装直升机、多用途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和轰炸机等。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条件下的武器装备种类的无死角覆盖。从世界范围来看,拥有这种完备体系的国家屈指可数,全部实现国产化的国家恐怕只有中美俄三家。

  另一方面,此次阅兵也体现出我军军事训练的一些新特点。在体系化的装备基础上,我军训练表现出了合同化、联合化的特征。如果说,前段时间中国军队参加俄罗斯的多项军事竞赛,是对单兵、单车训练水平进行考核的话,那么这次阅兵,将是对中国军队合同训练、联合训练的一次检阅。此次阅兵,集中训练时间可谓近几届最短的一次,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参阅队形,特别是空中梯队是最复杂的一次,这也说明训练水平上的提高和理念的进步。

  另一位熟悉地面装备方阵的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受阅部队的实战化训练意味非常浓,很多受阅部队并不单纯为了阅兵而训练,他们大都很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来受阅,希望通过参加阅兵进一步摸清自身装备性能、探索更新的训练方法、为装备的性能改进提供数据支持等。从这个角度讲,参加阅兵和装备进行一次高寒试验是一个概念。比如这次阅兵对于坦克方阵中的很多战车的数据将是一次全新的摸底和数据积累,在演练场上,部队掌握的是战车和坦克行进中的大速度,而在阅兵场上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坦克的小速度,这对于部队全面掌握装备性能有着很实际的好处,而这些数据又可以作为反馈给制造方进行性能优化的数据参考。

  这名专家认为,受阅部队的应急处变能力是通过以往的实战化演练逐步磨练出来的,而在阅兵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又可以“反哺”未来的训练甚至实战。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本报记者 刘 扬】

相关热词搜索: 一体化联合作战 现代空战 有源相控阵雷达 地对地弹道导弹 军备 战斗轰炸机 自行火炮 编组 环球时报 步兵战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