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两场“导师对战”中的赛制,两个导师战队的学员两两PK,由评审团全权决定谁去谁留。评审团由“26位专业评审+25家媒体”组成,不得弃权。因为总数是51票,所以不存在平票的可能性。原本“冲刺夜”也将继续采用此赛制,只是不存在导师组别的区分,10位学员两两PK进行车轮战,每轮之后由51位评审团投票,票高者晋级。但节目组临时更改赛制,致使《好声音》四季以来首次引入观众投票环节,由“27位专业评审、24位媒体评审+观众评审”一起投票,专业评审具有独立投票权,投出票数占总分的50%,24位媒体评审不具有独立投票权,将与336位观众评审(合计360人)共同投票,投出票数占据总分的另50%。最终算出10名学员中分数较高的5名,进入总决赛。
赛制一改,在比赛中投票的权重,就将被大大稀释,媒体投票在大众媒体中的权重只有 6.6%,而大众媒体的投票在总票数中只有50%,也就是说,媒体投票在这场比赛中的权重只有3.3%。连续四年,媒体投票都是《好声音》比赛后半段的核心标准,然而,为什么在这一场,赛制会发生这样巨大的改变?不少人都认为和汪峰有关。
相信不少人都还记得,在前两场“导师对战”中,汪峰曾公开指责媒体投票不公,甚至有媒体爆出,节目组为了汪峰战队的晋级情况,紧急进行媒体公关。这无疑是《好声音》历史上最大的不公平传闻,媒体也因此对汪峰和节目组没有了信任。那么,为了保住汪峰战队在总决赛中的戏份,这次更改赛制和汪峰有关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而究竟节目组更改赛制的原因是什么,截至记者发稿,还没有得到节目组回复。
华商记者 朱秦冀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百姓民生
上一篇:谋取私利 兴平两村干部渭河“偷沙”被抓 下一篇:周杰伦、那英撕破脸 为晋级"姐弟联盟"散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