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延昌寺塔已经严重倾斜,单靠一根钢索捆绑……”近日,一条这样的帖子在微博上传播,上面所说的延昌寺塔正是位于铜川新区的延昌寺塔。对此,铜川市文物旅游局称,维保方案现已上报,批复下来就维修。
网帖:
延昌寺千年古塔保护现状让人担忧
网友“自由的卓荦不羁”说,他是一名古塔爱好者,近期专程从江苏赶到铜川新区,就是为了一睹这座著名的千年古塔,但实地参观后,该塔的保护现状让他担忧,不但塔周围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而且还有人在塔的旁边圈了一块地建起了养鸡场。该网友还称,在现场看到的情况远比他拍的图片要严重。
网友“自由的卓荦不羁”所说的延昌寺塔位于铜川新区正阳路街道办有赵家坡村。该塔原来所属的延昌寺和崇庆寺、龙华寺同为古耀州三大名刹之一,因北魏孝文帝的女儿延昌公主在该寺院修行后圆寂于此而得名。延昌寺别称万佛寺,相传延昌公主在此“结草为庵,手塑佛像万尊”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延昌寺原是皇家寺院,寺院建有大门,门两侧有一对巨大的护卫神像,寺中有前殿和后殿,殿内塑有延昌公主的塑像,供奉着她曾使用过的法器。延昌寺塔建于宋代,旁边原来还有一座雕工精美的方形石塔,是国内罕见的石刻艺术品,该塔于1981年被搬至药王山,供游人欣赏。现在,这里仅存的延昌寺塔则于2013年被定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访:
塔身风蚀严重 周围有人建起养鸡场
12日上午,华商报记者来到延昌寺塔的所在地,从赵家坡村的通村水泥路盘旋下到赵氏河谷底,即可看见延昌寺塔孤零零地矗立在赵氏河畔旁的坡地上。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该塔为六面九级砖木结构实心塔,高约20米。从塔下方观察,塔基座上有部分砖头剥落,塔体向西北方向有倾斜,但并不是很严重。在塔身的第四层系有一根比大拇指略粗的钢索,另一头系在十米开外的一根水泥电线杆上。而在塔的正北方,还有人圈了一片地,盖了栋活动板房养了数百只鸡,但记者并未找到养鸡场的主人。
12日,住在离塔不远处的村民赵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在他的印象中,这座塔发生倾斜已经有20多年了,大约在2005年前后。铜川新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在塔身上系上了一根钢索,目的是为防止塔身继续倾斜。“赶紧把这塔保护一下,再不保护这塔可能就没有了。”赵先生说,除了倾斜、风蚀,导致塔体破坏外,偶尔还有盗墓贼光顾,他们在他周围打了好几个盗洞,这也加速了塔的破坏。
而赵家坡村81岁的赵福怀老人说,他孩提时代曾在那里玩耍过,当时还有数间庙宇,里面有很多佛像,因此大家都把这里称作“万佛寺”。“寺里有塔有庙,还有一口大钟,每天僧人们敲钟,老远就能听到。”赵福怀说,那时候,寺庙里香火也很旺盛,每年农历三月三都有很多善男信女赶来烧香拜佛。后来在民国时期,寺庙毁于战火,而后来的一些遗存也在文革时期被彻底破坏了,现在就仅剩下这个塔。
文保部门:
积极争取资金尽快实施保护维修工程
12日下午,华商报记者从铜川市文物旅游局了解到,延昌寺古塔已经倾斜了很久,早在2005年左右,铜川新区管委会曾对古塔进行过一次修葺,那根钢索就是当时系上去的。
“我们对延昌寺塔一直非常重视。”该局主管文物保护的一位负责人告诉华商报记者,从2013年3月延昌寺塔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他们就对该塔进行过地质勘探和测量,发现塔体倾斜角度为11°47′47″。“同年8月,我们就编制了《延昌寺塔抢险加固工程立项报告》并上报国家文物局,请求立项进行保护维修。2014年5月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后,便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古塔抢修加固工程方案,并于当年11月上报省文物局。进一步修改后的方案也于今年8月16日上报了。”该负责人表示,文物保护不像群众自家建房子那样随便就能修建。一定是先申请立项,委托第三方机构设计维保方案,通过专业评审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后才能实施工程。
对于延昌寺塔今后的保护,该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和巡查,防止人为破坏;等抢修加固方案评审通过后,积极争取资金尽快实施维修保护;以后还要对塔周围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此外,养鸡场的搬迁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据了解,陕西许多古塔都存在着类似倾斜的现象,素有“十塔九斜”的说法,眉县净光寺塔,西安东郊万寿寺塔,以及大雁塔都曾出现过倾斜,但在近年来均被陆续的成功纠偏。
华商记者 杨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