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盛装观看赛马的牧区姑娘
就譬如现在的我,初冬午后的斜阳暖暖地穿透书房的玻璃窗子,像一双多情的手柔和地抚摸着书架上摆放整体的厚厚的每一本书籍,茶香飘逸,岁月静好,我伏案执笔,一时沉浸在柱子的《雪域阿里》那厚厚的书稿里,内心里泛起阵阵感动。时而领略着神山圣湖的美妙绝伦,时而体味着戈壁荒漠的飞沙走石,时而喂援藏建设激动兴奋,时而为风干尸骨不寒而栗。严格意义上讲,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和宣泄情感的人,然而,在《雪域忠魂---缅怀援友张宇》一文中,他用了明显增大的篇幅详细总结了这位年轻的援藏干部终结性的工作:积极引进并扩大苜蓿“神草”的种植面积,修建“边境示范村”,招商引资投资温室大棚,打造“象雄文明故地,世界屋脊明珠,喜马拉雅一城,藏西中心城市”的宏大志愿。他不厌其烦地记录了2012年8月12日至8月21日,这位援友弥留之际激烈而紧张的工作细节。像记流水账一样,语言平静、朴素、平淡得甚至有些让人觉得絮絮叨叨。即使是在张宇同志的追悼会上,他依然平静地写到:“15岁的儿子抱着父亲的骨灰,仿佛抱着父亲的过去,不肯放手;但他的目光沉着,步伐坚定地向前走着......”透过这些平淡的文字,我似乎感受到侠骨柔肠的柱子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几乎是在跌跌撞撞中哝哝诉语,他看着自己的战友倒下,离去,内心里淌着血,眼里却没有留下一滴泪。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神山冈仁波齐 兄弟情深 羌塘草原 柱子 雪域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