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现代病的侵扰,摆脱不掉的劲椎疼,改善不了的鼠标手,还有如影随形的自然胖……
以上任何一条理由,都足以让人对加入“夜跑族”而动心。毕竟,还没到早晚摇一摇广场舞的年龄。
不过这两天宝鸡舞蹈女教师夜跑途中遇害的惨烈事件,可能让不少正在跑或是打算开始夜跑的单身女性们心头一紧。生命在于运动这话没错,可要是为了运动连命都没了,那还是算了。
其实,夜跑,真没你想的那么危险。
※ 夜跑不是自带危险系数的一项运动(各种运动伤害不在这个讨论范围内),这不是一项挑战危险的运动,越来越多的夜跑族的加入起码侧面印证这是一项门槛低、好处多多的运动。除了意外等因素外,是女性单独夜间外出增加了夜跑的风险。
除宝鸡舞蹈女教师夜跑途中遇害事件外,从2014年至今,国内已有过多起女性单独夜跑途中遇袭事件发生。
2014年5月宁波一女青年独自夜跑途中遭男子拖入路边绿化带强奸。
2014年8月杭州一年轻女性夜跑途中遭持刀歹徒抢劫。
2015年8月,合肥一女性夜跑时在离家3公里的草地上遭歹徒强奸。
2015年8月,烟台一名女大学生夜跑时遭陌生男子拖上三轮车,万幸的事女孩及时拨通了父亲电话,获得警方的及时解救,避免了悲剧发生。
盘点这两年的夜跑遇袭事件,不难看出几个关键词来:夜跑\女性\单独\夜间,每个关键词单独来说都绝不是危险因素,但组合后显然是高风险的。
女性本身就受到性别等因素的制约,在危险中处于弱势。而单身、夜间以及夜跑时选择的路线等等,都有可能导致遇到危害的风险增加。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在分析女性为何频频遇害的问题上提过一点:
在犯罪心理研究当中有一种术语叫独狼,所谓的独狼是指他们专以人为猎物,这就好比我们走进森林,并不一定进了森林就能见到老虎、狮子。可是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次偶遇,并不一定有那么多的犯罪人在我们面前出现,但有时候你只要进入到他的那个活动圈内,你的风险就会提高。这是一种概率,但无论谁遇到都是百分百的危险。
所以,危险的不是夜跑本身,而是女性单独夜间独自夜跑给这一运动增加了风险。
※ 除了性别制约,手机、运动APP等等广泛运用移动定位技术的设备以及较低安全意识下的网络化生活习惯,也是夜跑的潜在危险因素,不分男女。随手的定位开启,可能已让你成为施害者的跟踪目标;持续地将固定出行线路公布在无设防未筛选的公开网络下,也有可能早已让你成为目标。
女性、单独、夜跑,把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后,显然性别制约是唯一不可改变的。但性别并非唯一的制约因素,夜色茫茫,危机四伏,也许你的不经意的举动和习以为常的网络化生活早已让你的“夜跑”危机重重。
有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是,手机虽然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它在做好事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办坏事。复杂且应用不断扩展的移动定位技术一方面让人们获得方便,另一方面却也让人们的隐私丧失,给滥用者追踪被害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根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司法局去年的报告估计,每年美国有2.5万多人成为GPS追踪的受害者。)
很多跑者的夜跑路线较为固定,选择熟悉的路线是没错,但不断地通过社交网络(微博、朋友圈及其他分享APP)将自己的日常路线公开在网络上,却是在给犯罪者制造有机可趁的机会。
个人隐私过多地曝光在网络上,其实也相当于将自己的所有生活漏洞呈现在潜在犯罪者面前。美剧《跟踪者(Stalker)》中就有凶手通过社交网站信息顺藤摸瓜锁定多名单身女性实施犯罪的案例。
※ 夜跑也是有正确的打开方式的,比如听从资深夜跑者们的建议加入一个与你生活圈子接近的夜跑团,比如在独身去夜跑时将路线等等的所有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比如带上夜跑头灯穿上专业荧光夜跑服,让夜跑醒目那么一点儿。
夜跑并不危险,基于运动目的来说,夜跑甚至可以称得上门槛低易加入并极为适合朝九晚五上班族的运动之一。但要降低夜跑的风险,让跑者心无旁骛地专心于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和畅快,显然不能太过盲目地去跑,要开启夜跑的正确方式。
较为安全的夜跑方式之一,是放弃单独跑,加入夜跑团。
西安夜跑团的黄同学告诉我们,跑团的约跑路线固定且遵循就近原则,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且都是封闭;跑团的路线,不是在公园就是在高校操场,不会在无人看管的社会路段;跑团加入有严格的要求,加入时会填写一些资料确保对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大概了解,这样跑几次之后,大家彼此熟悉,互相有照应;约跑时,先跑回来的人永远等着后面的人,速度快慢不同,但队长会一直巡视看有无掉队,确保每个人跑完全程。最后,每次约跑活动都会反复强调纪律规则,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如果坚持要单独跑,至少别变成“孤单”跑。
尤其女性单独夜间跑步时,选择封闭场所,如大学校园等,并且时间不宜过晚,晚间9点前结束,冬天更需提前;跑步途中别从变身跑变成“孤单跑”,专往人群稀少的地点跑,或另辟蹊径的“求特殊”,每天尝试不同路线。跑步路线最好告知家人或亲近友人,估算运动时间,有变动及时告知亲友。
除此外,你的夜跑可以跑得醒目点。
参考The light run的方式,在夜跑路线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夜跑头灯、专业的荧光夜跑服,既让跑者在夜幕中易受到关注(高关注度,显然不利于施害者伺机下手),同时在夜幕可视距离有限的情况下,也可避免车辆逼近时因辨认不清造成的意外。
相关热词搜索: 百姓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