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道德模范 > 正文

陕西道德模范陈若星:艰难困苦中仍读书写作

陕西道德模范 华商网 2015-10-29 17:07:00
[摘要]她的辛劳保证了瘫痪的老父亲舒适的生活环境;她包容母亲因为精神波动而出现的烦躁举动;她处处留心,提出了许多反映基层百姓民生诉求的提案;她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扶许多残疾人作家、农民作家、农民工作家圆了梦。

  陈若星,女,汉族,1958年6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作家、翻译家,记者,陕西省文化艺术报总编辑。

  那一年,当医院诊断出她身患癌症,准备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时,她是这样做的:

  先把下一期报纸的出版事宜安排妥当,一行行一段段地审完几十个版面,认认真真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黎明时分,如同往常一样,起身开始为全家人准备一天的饭菜。

  忙完厨房的活儿,她取出放置了一年的凉席,用湿布擦净后为全家人铺上;在为瘫痪在床的父亲放空了尿袋、换上干净被单、用热毛巾擦了身体、做了全身恢复性按摩……

  之后用手中的木梳理顺了母亲凌乱的白发。阿尔兹海默症虽然使老母亲幻视幻听,精神紊乱,但女儿的呼唤,还是能够让她平静安宁下来。

  做完这一切,她收拾整理好自己住院和手术要用的随身物品,向母亲轻声道别:“妈,我要去出差了。”

  她叫陈若星,在陕西文化界、新闻界,陈若星的名字被广为人知。

  然而,谁能想到,她在生活中竟背负着常人不可思议的“几重大山”。

  29年前,婚姻变故。

  17年前,父亲瘫痪。

  7年前,母亲老年痴呆。

  6年前,自己被确诊为乳腺癌……

  这一切,她都一个人扛了过来!

  在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采访时,陈若星感觉自己左胸及左后背像坠了铅一样难受。从灾区回来后到医院反复检查,她被确诊为乳腺癌。

  乳腺癌大清扫手术后第3次化疗的时候,发生了令她始料未及的事情。

  母亲偶然得知陈若星癌症住院,立刻高血压病发作,鼻腔大股向外喷血,倒在了地上。陈若星得知后一边联系120急救车,一边叫来护士拔掉针管,披上病号服,用纱巾包起掉光了头发的头,跑到医院门口接救护车。母亲一被送进抢救室,医生立即就下了病危通知书。

  母亲的病情稍有缓解之时,亲戚又打来电话:“姐,你爸高烧40度!”紧接着,父亲也被送到重症监护室,又一张病危通知书递到了陈若星的面前。就这样,西安交大二附院同时住进了他们一家三口,两个病危,一个癌症。终于,在陈若星的顽强支撑下,两位老人都脱离了危险被送回家中,陈若星又独自留在医院里,继续着痛苦的化疗。

  一切的一切,陈若星都撑过来了。

  她的辛劳保证了瘫痪的老父亲舒适的生活环境;她包容母亲因为精神波动而出现的烦躁举动;她处处留心,提出了许多反映基层百姓民生诉求的提案;她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扶许多残疾人作家、农民作家、农民工作家圆了梦。

  即便是在自己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点时间,陈若星都会读书和写作。那种插空式的写作,居然累积了300余万字,集合成册后还多次获得了国家与省级的文学奖和新闻奖。多家党报党刊和国家级主流媒体分别以《用行动诠释生命要义》、《坚忍不拔的生命之树》、《用孝心创造生命的奇迹》等为题,对她的亊迹进行了报道。

  美似夏花,灿若星辰,暖如春阳。

  这就是陈若星。

  陈若星曾荣登“中国好人榜”、被陕西省文明委评为第三届陕西省道德模范、个人作品先后20余次获“陕西省优秀新闻奖”、被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命名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


编辑:王静

相关热词搜索: 陕西 道德 模范

上一篇:全省道德模范在汉中举行先进事迹报告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