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李克强就业观

来源:财新网 时间:2016-03-05 07:40:35 编辑:王玮玮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在爱尔兰香农的加维农场,为了向一个刚上小学的小朋友介绍远道而来的中国总理,爱尔兰总理肯尼选择了他心目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你知道吗?这位爷爷去年解决了1000多万人的就业啊!”

\

  2015年5月17日,李克强总理夫妇在爱尔兰总理肯尼夫妇陪同下参观香农加维农场。

  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向到访的李克强总理公开寻求最重要的“中国经验”:“尼日利亚年轻人众多、就业压力大,而中国有解决十几亿人就业的成功经验,希望中国也能帮助尼日利亚解决就业问题。”

  当很多人在谈论中国GDP增速放缓的时候,一些敏锐的观察者则把目光聚焦到另一项指标:就业。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着重谈到了一组数据:2015年,美国、俄罗斯、巴西的失业率分别接近5%、6%和9%,欧元区和南非更是高达10%和25%。在全球整体表现不容乐观的就业数据中,拥有13亿人口、9亿多劳动力人口的中国,2015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超过1300万人,2016年1月,在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首次从31个大中城市扩大为全国所有地级市的情况下,失业率保持在4.99%的低位。

  斯蒂芬·罗奇就此评论道:“不要低估中国实体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经济走向长期稳定的发展。我对此抱有信心。”

  在春节后的首次讲话中,李克强总理表示,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这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

  他在2月26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的视频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就业稳定,而且有所增加。这表明中国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就业”有多重要?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就业”第一次与GDP、CPI一起,成为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参照指标。

  2015年底到2016年初,世界几大经济体几乎同步做出了一番遥相呼应的表态。美联储宣布四年来首次加息,其参考指标不是GDP、CPI,而是衡量就业率的“非农就业指数”;欧盟发布2015年秋季经济预测报告调整对当年的GDP增速预期,其核心支撑同样是“就业形势”的变化。

  而在2016年1月的一场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详解中国经济“新指标”,其中“就业”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必须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关注点也要随之转变,对主要经济指标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李克强说,“对于老百姓而言,第一位的就是就业,必须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就业下滑,经济增速即便再高也没有意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GDP和CPI是衡量中国经济的核心指标。而现在,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就业”与上述两个指标一起,成为本届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就此评论道,这反映了中国从“火力全开搞增速”,转变为“更强调质与效的提高”。美国彭博社撰文称,中国领导人越来越意识到,“确保就业岗位充足,比确保经济增长率更重要”。

  当然,政府理念的转变也曾引起过市场波澜。201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之初,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政府没有如市场预期一般“放水”,而是保持定力,迟迟“按兵不动”。

  “人们纷纷猜测,本届中央政府的“底限”究竟是多少?”一篇新闻报道如此记录当时的情景。

  直到李克强总理在当年7月的一番表态,人们才意识到,之前的猜测都“没猜到点子上”。李克强当时明确表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他进一步解释,所谓“合理区间”,是指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这是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区间调控”的理念,也是“就业”第一次被提到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两个月后,在大连举行的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进一步阐述了他对“就业”的看法:“大家都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

相关热词搜索: 就业 李克强 光伏产业 城镇就业困难人员 就业观 调查失业率 新经济 零就业 简政放权 高校毕业生就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