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位中国青年学者田博之的励志事迹刷遍了微信朋友圈。在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的田博之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他凭借出色的科研成果被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授予“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荣誉称号。不为人知的是,田博之同时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西安娃,中学时代曾在西安交大附中就读。
美国杰出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设立于1996年,每年颁奖一次,由美国联邦政府在全美各大学、研究机构范围内,评选出在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并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学家进行的最高奖励。当华商报记者电话连线到还在美国的田博之时,盛誉之下的他,语调平和淡定,从小就喜欢钻研化学的他称今天取得的成绩“很感谢中学时代的严格要求”,才积淀了他日后做科研时自律和严谨的良好习惯。
“现在觉得‘严格要求’太有必要了”
田博之曾给母校的一封感谢信上这样说道:“我走进化学,并对化学这个独特的世界产生浓厚兴趣,我的高中班主任也是我的初高中化学任课和竞赛指导老师起了关键作用,那时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我印象最深刻:先学做人,再做学问,任何事不做则已,要做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纵观田博之的成长经历,能够获此殊荣其实并不意外。曾就读交大附中的田博之在中学时代多次斩获全国奥赛奖牌,并被保送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硕连读,同时是复旦大学第一位在校学生中的校长奖获得者。即使后来去美国读书,也获得哈佛大学硕博全额奖学金,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执教期间荣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每年推评的35位“世界顶尖青年创新家”荣誉称号。
最让田博之印象深刻的是,不同于美国教育“崇尚个性”,中国教育的特点是很“严格”。“现在看来当时的“严格”真是太有必要了,像是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学会怎么自律。”他在电话里建议学弟学妹们“如果有老师非常严格的要求你们,不要有太多抱怨。”
从小专注力就比同龄人强 中学时是老师的小帮手
据交大附中老师回忆道,中学时代的田博之是老师最得力的小帮手,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同学们辅导功课。当很多人担心是否会浪费时间,那个时候田博之却乐此不疲,自有一番道理:“我在辅导其同学时, 实际上我也会学到很多,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同时也有怎么和人打交道。”正因为这种乐观积极的状态一直伴随田博之的求学经历,“后来在我大学、在研究生阶段、在美国求学这个阶段,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帮助,最终内心是很开心的,也有成就感。”
从来都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顶级“学霸”,田博之却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智商中等”的学生。“我从来没有认为我很聪明,只是我做事情一定会集中精力,不会被周围的其他事情干扰。精力一旦松散,可以做的很好的事情也做不好了。”从小专注力就比同龄人强的田博之说,这一点要感谢自己写书法的父亲,在他四五的时候就被父亲要求写毛笔字,每天要求写多少页。“这些兴趣爱好都需要心静下来,做事情也容易沉下心来。”
很多时候,做科研就如同苦行僧一般,“当你感觉绝望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放弃,我也曾有这种念头,感觉自己不适合做科研。”田博之坦言,自己也曾经遇到过科研的低谷,比如选择方向不正确,不适应新的环境等等,但都是凭着一股韧劲坚持了下来。现在的他往往喜欢选择最难的那条路,“我现在做科研选用的课题,一般都是最难,因为最难的课题虽然会花费很长时间去攻克,可是一旦攻克,对自己周围的人有很大贡献,对自己也会更有自信,就有各种动力往前走。”
机遇一直与挑战并存,田博之从不否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如果能参与到一些有挑战的活动,往往你能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这种经历和历练会伴随你一生。”华商记者 杜娟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80岁老人养老院走失9个月 目前仍下落不明 下一篇:伯爵工房持会员卡消费还要付70%现金引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