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约车平台出性骚扰事件,天津一位女士遭司机骚扰,另一位车主给网约车司机差评遭骚扰,对方半夜打电话……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部分网约车司机不规范引发市民担忧,网约车安全谁来保障?7月11日,华商报记者了解到,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滴滴出行发布移动出行驾驶人员禁入标准,明确网约车驾驶人员资格审查“负面清单”,有重大、暴力和危害公众安全的犯罪、严重治安违法、交通安全违法等三大类违法犯罪记录以及精神病的人员,都将被一票否决、禁止进入移动出行平台。
移动出行让分享经济深入人心,网络约车丰富了市民的出行方式,同时移动出行平台驾驶员规范管理问题也备受关注。在深入调查研究前科公民限制就业情况、参考国内外运输业背景审查机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及有关部委意见后,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滴滴出行明确了网约车驾驶人员背景审查体系,正式制定网约车驾驶人员禁入标准。标准中规定,被禁止从事网约车司机的违法犯罪类型包括三类,在逃人员、危害公共安全罪、强奸罪、猥亵罪等重大犯罪禁入,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禁入,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禁入等。
编辑:华商报供稿
上一篇:西安白领平均月薪5872元 中介行业月薪过万 下一篇:西安城区将出现短时强降水 请做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