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出租车特许经营体制该打破吗?

关注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徐康明 苏奎 2016-07-28 18:58:46
[摘要]出租车特许经营体制该打破吗?

  二、出租车服务存在的问题是管制不完善

  出租车数量管制体系是基于出租车服务特征确保出租车稳妥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如在执行过程中忽视数量、服务质量、价格、司机收入动态协调机制的建立,出租车市场也很容易形成各种诟病,具体表现为:(1)数量短缺,如果数量调整机制中调整时间间隔过长,出租车是容易形成供应短缺最终形成区域性或高峰期间打车难;(2)阻碍调整,如果出租车经营许可证市价过高,容易形成利益集团,而利益集团往往会试图阻止或推迟数量调整,或试图缩减新增出租车的数量;(3)区域差异,数量管控容易造成出租车服务集中在出租车需求高的区域,如市中心商业区、文化娱乐、旅店集中地区等出租车出行需求高的区域,对低收入地区和市郊区域会产生出租车供应不足;(4)不易调价,管控机制往往会造成出租车调价困难,出租车调价机制需要听证才能调整价格,城市的政府往往尽可能地推迟出租车价格调整,城市往往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调整出租车价格直到价格矛盾激化后才会着手调价;(5)劳工矛盾,出租车管制机制会造成部分无出租车经营许可证驾驶员与经营许可证拥有者产生劳工矛盾,因为这些驾驶员必须上缴使用许可证的费用,当由于整体经济状况或出租车市场需求不理想时,容易产生经济纠纷。

  国内当前的“巡游出租车”实行的特许经营权制度,2002 年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中定义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是指“在市政公用行业中,由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即特许经营权。”在什么情况下政府可以对某一市政公用行业可以实行特许经营?答案很简单一定是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且能阻止经营者获得垄断利润的特权。出租车服务的特性是个体市民和外来人员对服务质量监控和议价能力十分弱,而出租车又属于必要和鼓励发展的出行工具,同时通过限定价格,可以规避个体消费者议价能力弱的特性。出租车的服务特征不管是公司化运作或个体承运,最终每一次出租服务需求需要一位从业者来独立完成,而需求又是全天候的,不管冰霜雨雪和白天昼夜,需求都会存在,出租车从业者的收入必须得以保障才会有人愿意来全天候地提供服务,在出租车价格限定的前提下,为了确保出租车从业者和出租车经营企业有合理的收入和利润,对某一指定服务区域内的出租车数量就必须实施合理的总量控制。

  正如前述,出租车市场采取特许经营后,如果动态数量管控机制的缺失会造成打车难的矛盾,如果价格动态管控机制的缺失,会造成出租车司机收入和劳工矛盾,如果服务质量管控的缺失会造成出租车服务水平低下。而当今国内出租车市场问题不少,需要提升和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十几年内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出租车的价格却长期以来维持着低价(一些城市甚至长达18年没有调整价格),多地政府几乎不敢涉足出租车价格调整,最近几年由于油价、人力成本、交通拥堵、劳工矛盾等诸多因素才不得不小跨步地调整出租车价格,出租车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低价、可靠的运输服务,这靠的是从业人员的艰辛付出和政府的价格管控。当今一些报道和评论将出租车行业妖魔化,提出需要打破出租车特许经营体制有失公平和理性,也无视国际改革实践所获得的宝贵经验。

  三、互联网促进出租车管制进一步完善

  最后,再反观美国当今的出租车特许经营的管制现状,在互联网企业Uber优步和Lyft推出互联网约租服务和盈利性合乘撮合平台后,美国是否呼吁和正在打破出租车特许经营机制?答案是没有!虽然美国各地都在通过立法设定各种条件来规范互联网打车软件企业从事巡游出租汽车和约租出租汽车的互联网招租服务,以及逐渐规范与传统出租车运营矛盾激烈的盈利性合乘撮合平台,美国并没有呼吁去打破出租车特许经营机制,当然很多城市在制定互联网约租管制法规时,也一并检讨了互联网对传统出租车的影响,并对管制体系进行了优化(如规定司机强制性使用打车软件、价格机制完善、降低特许费用等)。Uber优步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已拓展到全球250多座城市,而这些城市也没有提出去打破出租车的特许经营机制。而一些过去没有管制的城市反而还在加入管制行列。

  在出租车服务特征没有根本改变的当下,出租车特许经营机制是必须的,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打车软件公司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已绝对占据了网络招租市场的前提下,出租车特许经营机制是否还有必要,答案是必要的,这是维持市民能够继续享用低价、稳定、公平的客运服务的保障机制。但是在特许经营机制下的出租车经营权不应该成为权利和资本寻租的温床,出租车经营权不该异化为一种投资资产而篡取垄断收益,这是需要改革和完善的。此外,缓解出租车打车难,服务不佳、形式单一等问题,需要完善管制机制,合理定位出租车功能,动态评估出租车数量和价格,适时增加巡游出租车数量,大力发展合法约租车和合乘。对互联网的影响也要持续观察,出租车的服务特征的改变才能决定管制方式改革。媒体,专家以及被误导的市民那把棍子打错了地方。(徐康明 苏奎)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 出租车数量 1983年 Lyft 出租车价格 出租车经营权

上一篇:互联网约租车如何纳入监管体制? 下一篇:唐山,一座永远不会趴下的城市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