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华商专访|作家陈彦:讲好陕西故事 要做很丰富的阅读和生活准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6-11-15 22:41:16 编辑:华商报供稿 作者:陈春平 闫文青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陈彦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

这从他近年来创作的被誉为“西京三部曲”的《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剧作中就可以看出来,他把一个个陕西本土故事,讲得恢弘大气,从容感人。

2015年,惯常于戏剧创作的陈彦出版了第二部小说《装台》,这是他继长篇小说《西京故事》之后的又一力作。今年1月,中国小说学会公布201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装台》入选年度5部长篇小说排行,位居榜首。紧接着,在“中国好书”评选中,又被评为“2015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第一名。

从戏剧创作到长篇小说创作,陈彦成功转变了自己讲故事的方式,一如既往地吸收人。

陈彦的作品里讲的或许是一户山民的故事,一个西京城里的故事,但其实也是在讲一个陕西的故事,一个中国的故事。

小视角也能看到大映象

小人物里有很多十分挺拔伟岸的脊梁

华商报:您所讲的故事大多着眼于小人物、普通人物,比如《迟开的玫瑰》中的乔雪梅、《西京故事》中的罗天福和《装台》中的刁顺子,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持守正道,以顽强和坚韧面对生活的困苦,您为何总以这样的视角切入?

陈彦:因为我对他们熟悉,作家最好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可能得心应手。我们创作,总是希望透过现象,看到社会与人生的本质,小视角、小切口,未必不能看到大映象,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洞穿了我们所书写的生活。如果熟悉的仅仅是表象,写出来的也仅仅是表象,书写的意思也就不大。在一个以精英主导着社会话语权的时代,小人物往往成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对象,其实小人物里有很多十分挺拔伟岸的脊梁,一个又一个社会细胞——家庭,就是这些脊梁撑持起来的,而这些细胞,这些脊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只要正视他们的存在,你就能在其中发现正道、持守、坚韧、奉献、牺牲、利他、仁爱、包容、责任、担当,这些精英词典里的生命活体注释。

华商报:看过您作品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无论在戏剧创作中,还是在小说里,您都是一个擅长于讲故事的人。您觉得,把一个个陕西本土故事讲好有哪些前提条件?

陈彦:戏剧的特性,就是要会讲故事,让历史与现实的真实感,融入到精彩的故事当中去。但有一点,不能为故事而故事,把故事讲好,讲精彩,正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认知,进行有吸引力的发言,如果一味去编织故事,而放弃了对历史与现实本真生命的关切,勘探,那这个故事的精彩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很可能是胡编乱造。我想小说也是一样,尽管有多种写法,但注重故事性,依然应该是它重要的创作原则之一,世界文学经典,绝大多数都证实了这一点。你即使有再深刻的社会思考,人性拷问,历史把握,哲学观照,没人有兴趣翻阅,也总是个事。无论要写好陕西故事、还是中国故事,还是人类故事,前提是要把它搞懂了,要做很丰富的阅读准备,还有生活准备,除了这些,好像也再没什么好办法。

相关热词搜索: 华商 专访 作家 陈彦 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