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鄱阳湖明代“千眼”古石桥完成史上首次大修(图)

社会新闻 中国新闻网 2017-02-19 19:45:41
[摘要]历经两个月时间,维修加固后的“千眼桥”目前完整还原其历史面貌,对游客开放。

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床上静静躺了数百年,始建于明代的古石桥“千眼桥”日前完成史上首次大修。历经两个月时间,维修加固后的“千眼桥”目前完整还原其历史面貌,对游客开放。

这次维修历经两个月时间,维修加固后的“千眼桥”完整还原其历史面貌。傅建斌 摄

“千眼桥”位于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至庐山市的湖床上。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枯水一线,成为当地一景。

19日,正值枯水期的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仅有8.28米。当日,已有不少游人在修复完工的桥上拍照游玩。

2月18日,航拍已修复完工的鄱阳湖千眼桥。傅建斌 摄

通过无人机鸟瞰“千眼桥”,一桥横跨枯水期的辽阔沙洲,绿色的水流蜿蜒北去,很是壮美。

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南康府推官钱启忠首倡捐俸集资,历时五年建造此桥,曾经是两地民众冬季便捷往来的要道。

航拍已修复完工的鄱阳湖千眼桥。傅建斌 摄

据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勘测,“千眼桥”总长2657.2米,被称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桥身石材全部采用花岗石制作,桥面宽0.825米,有948个桥孔,这也是其得名“千眼桥”的由来。

“由于长年浸泡于水中,加上泥沙冲击,古石桥桥身曾损坏严重。”都昌县博物馆馆长占礼军此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此次维修工程由文物部门拨专款对桥墩、桥面进行维修加固,“仍然用花岗岩等材料,修旧如旧”。(完)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维修 石桥 鄱阳湖

上一篇:武昌车站砍人男子有精神残疾 去亲戚家拜年带菜刀 下一篇:84岁老太和儿子骑摩托去西藏 嫌海拔不够高连称扫兴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