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学生呼吁消除艾滋病歧视。 孟德龙 摄
感染者的求学之路
据公开资料显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仅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种方式,平时生活中的一般接触,如握手、进餐等都不会传染。
既然如此,郭小平所回应的“那些孩子的家长会反对”,又是否是空穴来风呢?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一些人对艾滋病的恐慌,不仅体现在这次的考场风波中。据媒体报道,2010年,广西柳州6岁艾滋病感染者阿龙入学后,其他学生家长向学校写联名抗议信,最终把阿龙挡在了校门之外。
另据媒体2016年的报道,湖南宁乡县11岁艾滋病感染者莎莎上学的努力,遭到了其他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拉锯,她最终失学。
对此,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曾对媒体表示,艾滋病感染者正常入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不代表同学及其家长担心就是多余的,艾滋病感染者正常入学,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操作问题,不是方向问题,而是分寸问题。
他认为,如何确保艾滋病感染者的行为之正常性,避免无谓的风险和对这类风险的恐慌,学校在尽力为他们营造正常的学习环境,努力让他们融入班级之中的同时,需在规范全体同学的行为上做出特别的努力。
尽管有不少人对特设考场的行为表达不满,认为是一种变相的“歧视”,但艾滋病感染者姜凯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从其他考生和家长的立场来看,医学知识不到位、对艾滋病“恐吓式”的宣传等因素,都会使他们产生恐慌。
编辑:凡闻
上一篇:山东威海“5.09”客车放火案告破 系司机人为纵火 下一篇:84岁老太和儿子骑摩托去西藏 嫌海拔不够高连称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