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祥与同学的合影
母亲为送他上学 40岁走进驾校
“那个娃娃我们经常见,每天晚上10点下了晚自习,她妈妈都会过来接他,3年了,真的是不容易。”马师傅在定西市第一中学门前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他29日上午对北青报记者说。
对夏瑞云来说,她原本是有着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1998年,在定西一家医院做骨科护士的她生下了魏祥,工作稳定,家庭幸福,一家都沉浸在安稳的幸福之中。但是6个月后,魏祥就被诊断出患病,他们多次带着魏祥前往西安、北京等城市求医都不见好转。
“当时和爱人商量了,既然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不能放弃,身体治不好的话,就更应该学知识,多读书,以后才能够自立。”夏瑞云说,“我们之后就送他上幼儿园,每天抱着、背着他上下学,孩子也挺聪明,有时候感觉虽然苦一点,但是也挺幸福。”
2005年,魏祥即将上小学,为了以后照顾他方便,一家人卖掉了曾经住在6层的房子,换了一间位于一层的房子,可是不久后,厄运再次降临,当年9月,魏祥的爸爸被查出患有肝癌,当月便不幸离世。
提起这段经历,夏瑞云依旧忍不住抹眼泪,“当时真的太难了,曾经想过带着魏祥离开这个世界,但是看见魏祥又不忍心,只能咬牙坚持。”
这一坚持就是12年,除了早晚接送,为了照顾魏祥的个人卫生,每天中午夏瑞云也需要到学校接魏祥回家一趟,每天从家或者单位往来学校之间,夏瑞云要走3个往返。
一开始,她用自行车,后来因为单位搬到了更远的地方,她便换成了电动车,两年前,她东拼西凑,买了一辆家用小轿车用来接送魏祥,“我是40多岁去学的驾照,硬着头皮去学的,以前从来没想过会开车,不过为了娃娃,最后总算是把驾照拿到手了。”她说。
魏祥的爸爸去世后,夏瑞云当护士的工资便成了家里的唯一收入,一边工作,还要一边照顾儿子,她最害怕的就是生病,“真的是不敢生病,每次身体不舒服我都会想,娃娃怎么办,所以都尽量咬着牙在坚持。”夏瑞云说。
“她是个特别坚忍的人,在单位,你从她脸上根本看不出来她经历了那么多艰难,她也很少会抱怨什么,都是任劳任怨地工作,但是一下班,就会第一时间往家或者学校赶。”夏瑞云的一名同事告诉北青报记者。
编辑:凡闻
上一篇:18岁儿子中学内惹事 老爸为他出头持刀砍人 下一篇:84岁老太和儿子骑摩托去西藏 嫌海拔不够高连称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