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魏祥父亲12年前因病去世 母亲:曾想过和孩子自杀

社会新闻 北京青年报 作者:付垚 2017-06-30 09:38:00
[摘要]因为一封写给清华大学申请单人宿舍的“求助信”,以及清华大学回复的一封充满人文关怀的回信,夏瑞云和儿子魏祥这几天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魏祥每次与班级合影都被安排在第一排

班主任:“不关注”就是最大的关注

夏瑞云这几天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一直说,自己做的事儿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是每一个母亲都会去做的,“我一路走来其实特别感谢魏祥的老师和同学,可能是魏祥命好,这12年的求学过程中,从来没有人欺负过他,也没有人嘲笑他的身体,感觉他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和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

魏祥的班主任魏亚军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平日里对魏祥不会表现出刻意的关注,“魏祥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性格也挺好的,他只是身体上有一点特殊,我们同组的老师也曾经讨论过,要如何关心他,但是后来我们认为,让他和普通孩子一样,就是最大的关心,刻意的照顾在他心里并不舒服。”

不过班主任魏亚军和同学们的一些默默的关心,还是被夏瑞云和魏祥记在了心里。

“班级有一次换凳子,把有靠背的凳子换成了没有靠背的长条凳,但是因为魏祥要一直坐着,没有靠背会很累,班主任注意到之后第二天就重新找回来了一把有靠背的座椅,而且是默默地换掉的。”夏瑞云说。

“我们学校现在是真的全程无障碍,这或许有我的原因吧。”魏祥笑着说,“因为我平时很多时候需要坐轮椅,所以一些台阶门槛都增加了轮椅可以通过的通道,之前哪怕路面微微有一点不平整,老师们都会进行修整。同学对我也很好,有时候上实验课需要换教室,他们就会帮我把东西带上,都是很自然的,没有什么刻意。”

魏祥的同班同学给北青报记者提供了一张高一年级时班级团体舞表演结束后的合影照片,作为班级的指挥,魏祥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因为我个子比较矮,所以每次班级合影我都是站在第一排的中间,参加活动老师也会想尽办法让我参与其中,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感动,就是班级的集体活动,不会落下一个人。”魏祥说。

带儿子赴京读书 母亲只能辞职

按照原计划,高考结束后魏祥本来是打算和同学聚聚会玩一玩的,但是几天的采访压力让他回到了乡下的爷爷家,谈到未来可能去北京的生活,他说还是有一点儿小担心,但是更多的是憧憬和希望,觉得自己和妈妈一定可以应付过来。

夏瑞云在当地的医院做护士已经有20多年了,如果带着魏祥去北京上学,那她就只能选择辞掉工作,“说实话挺担心的,对工作肯定是舍不得,而且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定西去外地长久地生活过,一下子要去大城市生活,还是有一点儿担心能不能适应,可是魏祥如果考上了,他身边又离不开人,我肯定要一起去的。”

媒体报道了魏祥的事情后,有数百人都通过各种方式联系过他们母子,表示希望提供帮助,但是都被夏瑞云谢绝了,她说,学校能够答应提供一间特殊的宿舍就已经很满足了,“我不觉得我们有什么特殊的,以前那么多苦难都挺过来了,现在的问题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好心人的心意我是真的非常感谢。”

魏祥特别喜欢和妈妈聊天,他曾经对夏瑞云说,自己未来的梦想是“回馈社会”,但是夏瑞云总觉得这话“有点儿大”,“不过现在想想他说的其实挺对的,这么多人关注他,他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夏瑞云说。

“几年前我去北京看病的时候曾经去过一次清华大学,但是因为身体不太方便,就只能在学校外围转了转,以后可能就是我的‘主场’了,会好好珍惜在那里上学的机会。”魏祥说。

文/本报记者 付垚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孩子 学校 母亲

上一篇:18岁儿子中学内惹事 老爸为他出头持刀砍人 下一篇:84岁老太和儿子骑摩托去西藏 嫌海拔不够高连称扫兴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