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七七事变”80年后再访故地:累累弹孔清晰如故

国内 中国新闻网(北京) 2017-07-07 01:53:59
[摘要]在北京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宛平城;宛平城外,有一座卢沟桥,“卢沟晓月”即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如今的宛平城与卢沟桥,宁静安详,但在80年前的7月7日,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在此爆发,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的照片资料“守卫在卢沟桥上的第29军士兵”。上官云 摄

7月7日下午,日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清水节郎的带领下,由丰台兵营开到龙王庙,声称进行夜间演习。19点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点40分,在宛平城东北日军演习方向响起了枪声。随后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严辞拒绝。

日军随即开枪示威,并向城内发射炮弹,早已潜伏在铁路东侧的日军轻重机枪及山炮一齐向宛平城开火。日军还使出和谈诡计,谈谈打打中,城内大批民房被日军炸毁。守城的第29军抱着与城、桥共存亡的决心,与宛平城居民同心协力,奋起还击。

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的第29军士兵在卢沟桥抵抗日军时使用过的大刀等物品。上官云 摄

如今,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展出的影像资料,以及当年第29军士兵在卢沟桥抵抗日军时使用过的大刀等物品,也真实还原了那时中国人奋起抵抗的情形。

从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战士肩背武器、子弹袋,从宛平县城出发跑步进入阵地,并在卢沟桥上抗击日军;一名戴着钢盔、身背武器的战士守在卢沟桥上,虽然由于拍摄角度问题,无法看清战士的面容,但仍能从挺拔的身姿中看出其誓死抗敌的坚定。

“我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有位老人给我们讲过‘七七事变’中国守军打仗的事情,很受感染。”年近七旬的李霞(化名)现在住在宛平城附近,她指着一栋居民楼说道,“听经历过的老人说,那时死了不少人。宛平城墙也全是坑坑洼洼的弹坑”。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宛平城 日军 城内

上一篇:设佛堂抄经文做道场 这些官员为啥偏爱搞封建迷信 下一篇:合肥现24小时共享书店 押金99元每读完一本奖励1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