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加速退缩的天山冰川:现剧烈消融 50年后或消失6成

国内 澎湃新闻网 2017-07-18 13:14:00
[摘要]李忠勤表示,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最忧心的是312国道路面质量较差,大货车经过时激起的扬尘,给冰川蒙上了阴影,如今312国道的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启动,他们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再快点” 。

  加速退缩的天山冰川:现剧烈消融 50年后或消失6成

  1号冰川脚下的保护区项目正在施工。

  最暖年份1号冰川退缩创纪录

  1号冰川距离乌鲁木齐市约130公里,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天山山脉上。由于道路质量差,从乌鲁木齐驱车到达冰川脚下,沿312国道需要五六个小时。作为距离大城市最近的冰川,这里曾是许多背包客来新疆的重要一站。

  1号冰川仿佛两块巨大的冰激凌,暴露在太阳炙烤下的天山上,正在加速融化。未及冰川脚下,远远就能听见哗哗的水流声,那是这两块“冰激凌”的融水,跋涉100多公里后,源源不断地注入乌鲁木齐河。

  46岁的附近村民马先生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1号冰川是一个整体,冬天高山被茫茫积雪覆盖,夏天山顶的部分积雪融化后,冰川露出它本来的样子,远看像一个倾斜的“V”字。但后来,“V”字从底端分开了,1号冰川变成了两瓣。

  中科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的记录显示,长期的消融和退缩,1号冰川在1993年分裂成两个部分,科研人员根据方位,称之为1号冰川东支和西支。

  夏季是冰川对气候响应最敏感的时候,每年4月底5月初,科研人员对1号冰川开展第一次观测,此后每个月都要去观测一次,到八九月份天气最热时,还要进行一次规模更大、项目更多的观测。

  建于1959年的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是中国冰川研究史上最早的野外台站,其观测的1号冰川是中国观测时间最长、数据最全面、最系统的冰川。

  穿过乱石和溪流,愈靠近1号冰川,其巨大的体型给人的压迫感愈加强烈。

  置身冰川脚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末端因消融退缩而崩塌的粗糙截面,宛若冰激凌被咬掉一口。滴滴答答的落水声像加急敲打的战鼓,清晰而密集,它们汇聚成河,分秒不停地流逝。

  4月份的观测结果显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东、西支退缩分别为6.3m 和7.2m,两支退缩合计13.5m。其中,西支退缩速率为1993年 1 号冰川分裂以来的最大值。

  而在冰川分裂之前的 1980~1993 年,冰川末端平均退缩速率为 3.6m/a(米/年);1994~2016 年,东、西支平均退缩速率分别为 4.4m/a 和 5.8m/a。

  观测数据还显示,2016 年,1号冰川物质平衡量为 1017mm,低于2015年( 967mm),为有观测记录以来仅次于2010年的第二低位,表明最近两年1号冰川处于持续剧烈消融状态。

  冰川退缩和冰川物质平衡,是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两项重要指标。冰川物质平衡即冰川积累和消融的结果,通俗地说,即冰川厚度的变化;冰川退缩指冰川面积的变化,它是冰川长期消融的结果。

  李忠勤说,如果按照目前对消融和退缩速度计算,再过50年,1号冰川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显示,2016 年,气候系统多项核心观测指标打破历史纪录,影响遍及全球。去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 1961~1990 年平均值高出 0.83 ,比工业化前水平约高出 1.1 ,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

  而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分析说,2016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值偏高 1.10 ,“亦属于明显偏暖年份”。

编辑:

相关热词搜索: 冰川 退缩 消融

上一篇:国家邮政局推进快递实名制:要求设立"军令状" 下一篇:民航局回应儿童未购票乘机事件:不构成违法犯罪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