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800多米的1号冰川,周围鲜有植物生长。
落实《巴黎协定》1号冰川可多活40年
不单是1号冰川,从全球范围来看,2016 年是冰川物质亏损最为剧烈的年份之一。
据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的数据,2016 年全球 40 条参照冰川物质平衡量平均值为 852mm 水当量,尽管较 2015 年的 1177mm 略有升高,但全球冰川总体仍处于高位物质亏损状态。
而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新奥尔松)监测的 Austre Lov nbreen 冰川(简称 A 冰川),是北极地区的参照冰川之一。自 1994 年开始连续观测以来,A 冰川亦处于物质亏损状态。2016 年,A 冰川物质平衡量达 1050mm,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表明 2016 年是近 10 年来 A 冰川消融最为强烈的一年。
中科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新疆有18311条冰川,冰川冰储量2600多立方千米。在这18311条冰川中,超过60%(指数量)的冰川体量小于1号冰川。
李忠勤说,根据冰川消融的机理,体量越小的冰川消亡速度越快。这意味着,按照目前升温速度,50年后新疆地区60%(指数量)的冰川条数,将先于1号冰川从地球上消失。
冰川是河流的重要水源,也是调节河流的“固体水库”。在低温湿润年份,降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冰川上,增加了冰川的积累;在干旱少雨年份,冰川消融加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这正是冰川“削峰填谷”的表现。
中科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的研究显示,目前新疆地区冰川融水径流量约占新疆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5%。在南疆塔里木盆地水系,冰川融水总量占河川总径流40%以上,部分大河冰川融水量比例更是高达50%~80%。
新疆是极端干旱区之一,冰雪融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供给来源,天山有着“中亚水塔”之誉。
李忠勤说,冰川大量消失的直接后果,是对河流的补给调节作用消失,这势必会影响到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供给。此外,冰川上空由于反照率高,通常容易形成降雨,冰川消失后,将打破地区生态平衡,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但李忠勤也表示,“1号冰川最快50年消失”的说法,是在不考虑冰川周围局部人类活动,按照目前的升温速率和冰川变化速率,测算出来的一个“最坏的结果”。如果按照《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即到 21 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升幅相比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不超过 2 、并力争控制在 1.5 之内,那么1号冰川的生命可以延缓到90年。
“如果冰川周围局部人类活动能有所控制,可能还会延长一些。”他表示,冰川最终消失的命运无法避免,但可以减缓它的变化速度,能多争取40年的时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意义巨大。这也正是《巴黎协定》能够凝聚全球共识的原因所在。
编辑:
上一篇:国家邮政局推进快递实名制:要求设立"军令状" 下一篇:民航局回应儿童未购票乘机事件:不构成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