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马拉松进入倒计时!你真的了解马拉松吗?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17-10-23 07:49:00 编辑:强鑫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国内马拉松的发展

北马.jpg

(图片来源:荆楚网)

  说说国内吧。1959年,马拉松成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而创办于1981年的北京马拉松成为中国最早的城市马拉松赛事,到今年为止已经连续鸣枪37年。在北京之后,国内仅有杭州(1987年)、大连(1987年)、上海(1996年)、厦门(2002年)以及郑开(2007年)马拉松赛举办超过10年,更多的赛事都是近几年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国内近年场次.jpg

(图片来源:荆楚网)

  数据显示,中国近几年马拉松举办场次,2010年仅有12场、2011年22场、2012年33场、2013年39场、2014年增长到51场,2015年猛增到134场,到2016年更是有超过300场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在中国举办,足可见这几年跑步运动和马拉松赛在国内的普及。

国内比赛分布.jpg

2015年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省内分布(不含港澳台)(图片来源:荆楚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口中“马拉松”的含义其实早已丰富了许多。


  许多人觉得马拉松遥不可及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这项赛事的概念,还停留在竞技体育的层面。印象中的马拉松比赛前几名总是被非洲选手包揽,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能跑完40多公里的路,这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轻易能做到的。今天的马拉松虽然非常大众化了,可最传统的竞技属性保留得非常好。除了奥运会、田径世锦赛这样的专业赛事之外,即使大众化的马拉松赛,也通过分开起跑的方式,将专业运动员与马拉松爱好者区分开来,依据名次、成绩对选手进行奖励,保留了竞技体育的属性。

大众马拉松.jpg

  现在动辄数万跑步爱好者参加的马拉松,我更愿意称它为“大众马拉松”,因为它门槛低,参与度高,受到越来越多跑友的追捧。大多数业余跑友的目标是“完赛拿牌”,更多的是享受整个马拉松的参赛过程,体验意义超过了竞技意义。全国各地的跑友汇聚一堂,“马拉松”成了一场大Party,对跑步运动的推广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timg (1).jpg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马拉松”概念得到进一步的延展。“线上马拉松”以其极低的参赛门槛和精美的奖牌设计受到跑友们的青睐。不用花钱报名、不用远赴外地,一台手机+APP就能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中,同样也能获得奖牌,这是马拉松在新时期的落地形态。

  从专业的竞技赛事,到全民的参与体验,甚至还能借助手机来一次“线上马拉松”,马拉松的参与门槛越来越低,项目本身越来越亲民,这也是马拉松近几十年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普及开来的原因。就马拉松来讲,专业化和大众化是不冲突的,正因为过去非常讲究专业性的马拉松如今得到普及、门槛更低,才让这项运动拥有如此多的受众;同样也正因为这个项目有了群众基础,才培养出基普乔格、贝克勒和基普桑这样的明星选手,有了商业性的可能,专业性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中国大满贯.jpg

  2017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也开启了“大满贯”时代。8月23日,组委会正式对外宣布赛事名单,北京马拉松、广州马拉松、重庆国际马拉松和武汉马拉松四项赛事成为首届赛事的创始成员。今后每个赛季收官战结束之后,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将举行赛季年终盛典,设立系列跑者奖项,嘉奖荣誉跑者,展现该赛季各成员赛事精彩瞬间,以及优秀跑者参赛风采。

相关热词搜索: 西安马拉松 倒计时 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