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讲述“陕西故事”

来源:三秦都市报 时间:2018-01-20 08:05:55 编辑:杨蓓蕾 作者:赵争耀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大克鼎

大克鼎 深埋地下躲过战火

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鼎腹内壁还铸有长铭文,28行290字,主要记录西周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先祖受到周王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赏赐的内容,为西周土地制度、社会制度研究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史料。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在陕西扶风出土,此后短短60余年间,大克鼎辗转数人之手,几度上演宝物历险记。直到新中国成立,才被最后珍藏的主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潘达于捐献给国家,成为上海博物馆举世皆知的珍贵藏品。

据史料记载,大克鼎出土后,被金石、文字学家潘祖荫以重金购得。在这之前,他已拥有西周史颂鼎、大盂鼎,有这样三个无价之宝镇家,潘祖荫自然十分兴奋。潘祖荫逝世后,因其没有子女,遗产由其弟潘祖年全权处理。潘祖年将潘祖荫的文物、书籍装船运回苏州,青铜器中即有著名的大盂鼎和大克鼎。潘祖年对家藏文物把得极严,定下了“谨守护持,绝不示人”的规矩。

潘达于18岁嫁到潘家,丈夫潘承镜是潘祖年的孙子,不幸只过了3个月,丈夫便去世了,第二年,祖父潘祖年也去世了。潘达于带着一双过继的年幼子女,守着大量文物财宝,借住在苏州城里南石子街“老二房”的旧宅里。两件稀世珍宝曾引来欲重金购买的海外来人,但被谨记祖父遗训的潘达于拒之门外。

虽然潘家对于家藏宝鼎秘不示人,可是二鼎早已声名远扬。“八一三”事变后,日军逼近苏州。苏州居民纷纷离家逃难。潘达于深感重任难当,于是决定将宝鼎深埋地下。这就是两件宝鼎的第二次入土。日军占领苏州后,一批又一批的日本强盗到潘家搜索、抢劫,在潘家的庭院掘地三尺,最终也没有找到宝鼎。

1944年,埋在地下的木箱腐烂,方砖塌陷下去。潘达于又和家人一起圆木做架,将两尊大鼎徐徐吊出土坑,堆在屋角,里面放上破衣杂物,外面遮以旧家具,再将这一进房屋钉死,不住人也不能走人,稀世珍宝就这样一直被静静保存在苏州的陋巷旧屋中。

1949年8月,新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文物的法令和政策。

1951年7月,已从苏州移居上海的潘达于听说文管会正积极筹备建立博物馆,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便给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写信,希望将大盂鼎和大克鼎捐献出来。同年10月,文管会以隆重的授奖典礼表彰潘达于的捐献之举。

本报记者赵争耀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国宝 大盂鼎 中心聚落 1975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