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正月张灯源起西安 看白鹿原非遗传承人做砲里花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8-02-11 07:35:09 编辑:王玮玮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正月赏灯溯源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的诗,道出了新年张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正月里来闹花灯,“闹灯”构成了西安年俗的一大景观。

西安正月十五“张灯”,可上溯至汉代,这也是整个中国灯俗的起源。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彻夜举行,终夜点灯照明,而民间也纷纷效仿,此为元宵节张灯的开端;在佛教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习俗。另一说法是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赏灯活动通宵达旦。唐朝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唐玄宗时延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方便民众赏灯,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帜。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夜”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正月十四,止于正月十八。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明永乐七年,元宵节有个超长假期,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中国花灯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是一种融入多种工艺、多种材料的综合艺术。最早的花灯即宫灯,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西安鄠邑区至今还流传着宫灯制作工艺。张灯习俗从宫廷流传到民间,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花灯形态,有吊灯、座灯、壁灯、提灯等。最受欢迎的就是模仿生肖、寓意吉祥的灯。 华商报记者 路洁

相关热词搜索: 砲里花灯 送花灯 非遗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