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破解“看病难”问题,西安市卫计委将多方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搭建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系统和支付平台、为空白村卫生室补充乡村医生、吸引社会资本和力量兴办国际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和医养结合新型机构。
积极应对人才户籍新政 经开区将建设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
上半年调整出台《西安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8—2022)》,积极应对人才、户籍新政后续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支持社会办医,新批准设置医疗机构14家,执业注册医疗机构4家,急救网络医院(急救分站)2家,急救中心城区分中心4家。
在高铁城规划建设西安红会国际医院,在经开区建设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西安市人民医院项目完成投资3088.58万元。上半年各类医疗项目纷纷布局,西安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发生显著变化。出台引进第四军医大学高层次转业人才政策,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基层医疗人才,达成意向协议118人,并公开招聘高层次及急需紧缺特殊人才。
贫困群众县域内全部实现“一站式”报销
对全市29.1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额资助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贫困人口全部享受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政策。全市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2.39%,贫困群众在县域内全部实现“一站式”报销。健康扶贫的存量进一步控制,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大幅减轻。
全市已建成医联体39个,累计完成转诊2.08万人。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分别全面托管高陵区医院、蓝田县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即将托管周至县医院。新农合按病种定额付费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报销比例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规范和落实,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73.7万人,签约率35%。
争取实现医保合疗移动支付功能 满足参保患者线上支付
下半年将开通“健康西安”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为市民提供在线预约挂号、检查检验预约等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搭建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系统和支付平台,实现“城市一账通智慧医院综合服务APP”线上线下就诊全流程无障碍。争取实现医保、合疗移动支付功能,满足参保(合疗)患者线上支付。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为空白村卫生室补充乡村医生。稳步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督导区县、开发区于年底前在办公院内建成母婴设施。开展老年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进养老院、进高校活动。今年还将全面提升国际医疗卫生服务软实力,市属7家医院开设涉外医疗服务专区,所有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双语标识牌、指示牌,就诊手册,为外籍人士就医提供更多便利。
华商记者 李琳
编辑:华商报供稿
上一篇:女子遇“快递赔偿”陷阱被骗5万元 民警及时止付追回损失 下一篇:举报餐饮油烟呛人后被骚扰 举报人怀疑执法人员泄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