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账单
今年过年计划采办1000元年货
给孙女1000元压岁钱
马上快过年了,刘元九和老伴刘建英正商量着置办年货。刘元九说,村里离大海边还有50多公里,但当地人喜欢吃海鲜,所以过年一定要有鱼有虾。他说,今年过年准备花2000元,其中1000元要采购鸡鸭鱼虾,也就是要花在吃的方面,另外,老两口准备过年给孙女1000元的压岁红包。
回忆起36年前的过年账单时,刘元九说,那真是没法比。
1982年过年账单:一家三口100元:主要买甜菜和韭菜,吃不上油,没有肉没有鱼,包顿素馅韭菜饺子就算过年。
1992年过年账单:1000元:生活逐渐好了,过年账单花销明显大了,过年要打油,吃上了籽油,鸡鸭鱼虾也越来越多,加上春联、鞭炮和走亲戚,也说的过去了。
2014年过年账单:2000元:大约从2014年开始到今年,基本上每年过年都会花2000元。2019年的春节,他们老两口还是计划花2000元。“要勤俭过日子,现在的东西太多了,买太多冰箱也塞不下,最后也是浪费。”刘元九说,现在过年,大家根本不缺吃穿,过年就是图个一家老小团圆。
刘元九说,现在生活好了,夫妻俩也没啥大的花销,就想儿子能过好,所以能给补贴就给补贴。“除了买房,儿子将来买车的话,我们不管他花多少钱,我就赞助他2万元。”有了车,回家过年或者平常来看望父母,会方便一些。
说到回家过年,刘元九说,他没少劝儿子趁年轻再生一个,但这主要还得看儿子儿媳的意思,“我们老两口就是想趁现在还能活动,能替他们分担,只要他们愿意生,我们愿意帮他们带孩子。”
>>对话刘元九
小账本实际上是“国家记忆”
36年记录36本家庭账本,小账本记录国家巨变,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为孩子买房,这个小小的家庭账本,不仅记录着刘元九一家的家庭收支变化,也见证着36年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有多位网友留言为刘元九点赞:“真是个有心的人啊。”“又是一部国家发展史啊。”27日,华商报记者与67岁的刘元九作了对话。
生活过得细发 被赞会过日子
华商报:你家里谁是掌柜的?
刘元九:我今年67岁,她(妻子刘建英)比我小3岁。我管钱,我记账,我是掌柜的,她文化水平不高,对记账这个事也不感兴趣。
华商报:一般是怎么记账的?
刘元九:就是家里的所有开销都记,就记在册子上,每一笔都要记清楚,而且一天中要抽时间记,有时候怕时间一长,就忘记了。账本账册有时候记得多了,厚厚的一大摞,就要把它好好装订一下。
华商报:你对记账好像有些天然的兴趣,会不会感觉繁琐?
刘元九:(笑)农村人嘛,就应该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记账是个很好的习惯,尤其是对我们这些过过苦日子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一天只有把该记的账记好了,我才能坦然入睡,要不,就吃不好、睡不踏实。
华商报:你记的账本被国家博物馆珍藏,家人和村民怎么看?
刘元九:当然是夸奖和称赞了,国家博物馆会发收藏证书,他们夸我生活过得细发,是个有心人。当然,包括老伴在内,他们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家庭账本的真正价值,这本小账本,实际上是“国家记忆”。
喜欢智能手机 流量不够用
华商报:你现在除了记账,还有啥别的爱好?
刘元九:老伴喜欢看电视,我现在特别喜欢用手机上网。我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发现里面好看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流量都不够用,经常欠费停机。
华商报:咱们村里还建了微信群?平常会用到吗?
刘元九:是的,村里建了微信群,可以点击“进村”发布消息,主要是方便外地客商到村里选购经济作物。村民种植的大泽山葡萄、大樱桃、板栗等经济作物,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销售。我家里每收获一批,卖出一批,我都会在账本上详细记下产量、售价甚至买主。
华商报:1982年分家时你只有140元,如今的收入和36年相比有多少?
刘元九:我们家现在一年下来,如果去掉生活成本,没有吃药看病这些大的支出,收入能有4万多元,我粗算了一下,36年来,我的家庭收入增长几百倍。 华商报记者 李华
编辑:曹静
上一篇:外媒称孙杨服兴奋剂被禁赛 孙杨律师:不实 准备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