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残疾,无劳动力,年过花甲,无儿无女,即便如此,却依然展露笑颜。
王生昌
新的墙面和瓷砖都一尘不染,家具虽然不多但摆放整齐,新房采光和通风很好,让人在闷热的中伏顿感清凉和舒适。8月6日上午,笔者来到西安高新区秦渡街道庞村贫困户王生昌的家里。从小就患小儿麻痹的王生昌今年60多岁,因为没有劳动能力,是村里的贫困户和重点帮扶对象。
关于王生昌的脱贫之路,他深有感触:“原来是土房,漏雨,改造重建后前段时间下大雨也没漏。土房重新刷咧,也给装咧电视、空调,院子里的花草都是自己种,当初盖新房大部分也都是自己做,活灰、盘炕。政府帮扶后生活啥的都方便,条件也好咧,环境也好咧。之前都是泥路,水泥硬化咧也干净,厕所改造前虫虫拉拉(蚊蝇)多,现在也少,以前土墙灰多着咧年年要扫,现在灰尘也少。”
王生昌是个很勤快也很要强的人,新房能自己干的都是自己干,不会麻烦别人。王生昌在家排行第二,哥哥住在隔壁,弟弟也住在村里,兄弟间相互扶持,分到的4亩多土地种了核桃树,王生昌还在其间种了蔬菜用来自己吃,多出来的就卖给自己村的村民。村里其他村民也热心帮助王生昌,村民之间有微信群,有事群里一说,村民就来帮忙了。
王生昌在打扫新房卫生
附近的邻居告诉笔者,王生昌因为从小残疾也没结婚,生活一直不方便,但人特别勤快也要强,政府的帮扶真的对他影响很大,要是没有政府,条件也很难这么好,扶贫让村貌也好多了,日子越来越好。庞村村书记王荣丰说:“他虽然是残疾人,但是很爱干净、很利索,房子打扫的卫生环境一般人达不到。”
作为村里的五保户,王生昌现在每月得到补助金1320元,另有5元电费,产业帮扶下入股了1万元,可享受每年1000元的分红,共享受3年,逢年过节扶贫干部也会上门慰问。采暖方面村里通过“煤改洁”政策为其安装了价值3500元的石墨烯炕板,还提供了一辆小电动三轮车解决日常出行。
村主任贺建国表示,现在脱贫的难点在于村民危房改造的思想工作,有些村民考虑到经济和管理等问题不愿进行危房改造,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扶贫工作。针对不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不同,村里采取了发放物资、政策补助、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不同的措施,未来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与上级沟通,切实解决脱贫问题。
2018年7月王生昌家完成危房改造,其中城建部门补助30800元,残联补助9000元,村里像王生昌这样进行危房改造的还有7户,根据面积和人口数量进行不同的投入,2至3人为48000元,4人以上为57600元。
村里为王生昌配的电动三轮车
经过村级、街道办、处级三级帮扶,以及党员、上级政府等的一对一帮扶,王生昌所在的庞村21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去年全部脱贫,秦渡街道共673户2170人的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有605户2068人已实现稳定脱贫。秦渡还发展了“户太八号”葡萄种植的产业扶贫,相信村民的日子也会像葡萄一样越来越甜。(霍文静)
村民在采摘葡萄
编辑:秦小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增4000多个学位 西安高新区集贤园2所新建学校竣工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