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西首届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府谷寨山遗址等六个项目入选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1-01-22 22:54:20 编辑:报社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1月22日,“陕西首届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正式揭晓,陕西府谷寨山遗址等六个项目入选。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的百年华诞。在陕西省文物局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支持下,陕西省考古学会决定在中国考古学百年华诞之际,启动评选“陕西全省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据悉,今后将每年评选一次,依据每年考古发现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等进行评判。

  本次评选于2021年初启动,经过7家具有考古发掘资质单位的严格把关,从2020年度实施的近百项考古发掘项目中,推荐12个入围项目。最终经专家评审,陕西府谷寨山遗址、秦始皇帝陵陵西墓葬、空港新城隋王韶家族墓园、麟游隋仁寿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陕西西安中兆村十六国墓、陕西长安杜回北宋孟氏家族墓地六个项目最终入选。

\

  根据发布会资料和专家点评,这六个入选项目意义重大。

  陕西府谷寨山遗址:首次全面揭露的石峁文化大型墓地

  陕西府谷寨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寨山墓地,是首次全面揭露的石峁文化大型墓地,也是河套地区首次发掘的等级区分明显的龙山时代墓地。该墓地的发掘,弥补了石峁遗址内墓地被严重盗掘的重大缺憾,为石峁文化墓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系统的资料。

\

\

\

\

想要更多了解可点击阅读华商报报道:

  府谷寨山石城考古 首次全面揭露等级森严的石峁文化大型墓地

  秦始皇帝陵陵西墓葬:折射“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巨大变革

  秦始皇陵陵西1号墓作为中国古代第一座帝国陵园的第一座陪葬墓,见证了夏商至战国晚期王陵“集中公墓制”的消亡,昭示了战国晚期到宋元明清帝陵“独立陵园制”的形成与确立,折射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由“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的巨大历史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

\

\

\

\

\

想要更多了解可点击阅读华商报报道:

  秦始皇帝陵发现大型陪葬墓 出土国内所见最早单体金骆驼

  空港新城隋王韶家族墓园:保存最完整并有围沟兆域的隋代家族墓园

  隋王韶家族墓园内的7座墓葬分布规律,形制统一,是目前所见保存最完整,也是唯一有围沟兆域的隋代家族墓园。该家族墓园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墓主身份明确,出土物较为丰富,是北周至隋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为了解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的特征、成员的埋葬规律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

\

\

\

\

想要更多了解可点击阅读华商报报道: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现隋王韶家族墓园 系目前规模最大隋代墓园兆域

  麟游隋仁寿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或为唐高宗武则天驻跸过的咸亨殿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是隋唐两朝前后共用的避暑行宫,有“离宫之冠”美誉,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麟游县城区。4号殿的发掘是时隔25年后九成宫遗址考古工作重启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结合历史文献,从位置和地形特点分析,该殿很可能为唐高宗与武则天驻跸过的寝殿——咸亨殿。

\

\

\

\

想要更多了解可点击阅读华商报报道:

  九成宫4号殿遗址考古新发现:隋唐两代宫殿“叠罗汉”

  西安中兆村十六国墓:见证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发展关键期

  西安中兆村十六国墓,是继2019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掘焦村十六国大墓之后,又一大规模、高等级、结构完整、带有壁画的大型陵墓,尤其是墓葬整体三进式建筑的布局以及大量陶俑,表现出该墓葬为十六国时期大型高等级墓葬。该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丧葬习俗、社会文化生活,以及多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各民族之间文化、思想、规制的相互交流、影响都提供了重要资料,见证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

\

\

\

\

\

\

想要更多了解可点击阅读华商报报道:

  西安少陵原发现迄今规模最大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

  西安杜回北宋孟氏家族墓地:为研究耀窑青瓷演变提供难得断代标尺

  西安杜回北宋孟氏家族墓地,发掘随葬品130余件,其中耀州窑瓷器有60余件(组),系近年来墓葬发掘出土耀窑青瓷最多的一次。这批耀窑青瓷绝大多数保存完整,器类组合明确,部分器型殊为罕见,为研究北宋耀州窑器物类型、烧造工艺以及瓷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研究北宋晚期宋金之际耀窑青瓷的演变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断代标尺。

\

\

\

\

\

\

\

\

想要更多了解可点击阅读华商报报道:

  西安长安区发现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 出土60多件宋代耀州窑瓷器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陕西 揭晓 遗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