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陕西公布首批文物主题游径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6月10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西安市文物局承办、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协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在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举行。
设立陕西省考古地质研究中心
近年来,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署了《合作共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协议》,加快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步伐,陕西省、西安市有序开展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先后完成未央宫前殿、西安门、西城墙等文物本体展示工程,建成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座沉寂数千年的大遗址被重新唤醒。
活动现场举行了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利用联盟签约仪式,还进行了第三届“最美陕西文物安全守护人”表彰仪式,受到表彰的11名“最美陕西文物安全守护人”将引导广大文博工作者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激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积极参与文物安全工作。同时,为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省文物局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合作共建“陕西省考古地质研究中心”,在活动现场举行授牌仪式。
主会场活动中,还特别邀请未央宫沉浸式汉文化主题体验的演员们精心编排了情景式演出《汉宫纪》,让大家在这里穿越时空、对话遗址、触摸历史。
公布陕西省首批文物主题游径
为落实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文物局公布了沿黄文化主题游径、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主题游径和大汉文化主题游径等陕西省首批文物主题游径。
沿黄文化主题游径依托陕西沿黄公路,串联58处价值突出、展示条件较好的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彰显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碰撞的边塞苍凉、近代中国革命圣地与黄土风情文化的厚重融合、陕西古建精华与史圣故里的相得益彰以及两京锁钥与山河雄壮的华夏图腾。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主题游径依托1947年3月18日至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和党中央在陕北与国民党军队周旋,并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路线与旧址,完整呈现解放战争中的重大转折。
大汉文化主题游径以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为起点,途经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并沿用至唐代的昆明池(昆明池景区),串联十一座西汉帝陵,全面展示西汉政治制度、陵墓制度以及文化艺术发展传承。
据介绍,陕西将按照“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贡献“西安探索”“陕西经验”。
西安市非遗宣传展演活动异彩纷呈
6月10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文化和旅游局承办、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2023年西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演主题活动在西安市曲江寒窑遗址公园举行。
活动现场汇聚了20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舞台下特色集市区内更是汇聚了各种非遗美食和非遗好物,包括唐三彩制作技艺、张培源面塑、长安泥塑、西安剪纸、葫芦制作等13项非遗美物和同盛祥泡馍、关中事酒、南茂号酱菜、沣峪口老油坊等6项非遗美食。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庞乐 杨明 西安市文物局供图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