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名字本身无内涵比起来更可怕的是:一上学才知道,全年级叫“豪”叫“萱”的占了一河滩,一不留神孩子的名字就需要用“大”、“小”来区分。 2014年,起名通曾公布了一份“中国重名最多的姓名TOP30”,高居榜首的“张伟”在全国高达约29.9万人。要知道,冰岛一个国家的人口也就33万左右。现在家长费尽心思的起名字,但这种尴尬依然存在。一个幼儿园,梓萱紫萱子萱、嘉豪佳豪家豪,几十个娃傻傻分不清,名字仿佛批量生产的“网红脸”,乍一看都很漂亮,看多了实在脸盲。 

以前导致重名是家长“偷懒”,现在依然如此。家长不知道该给孩子起什么名字的时候,往往都会上网搜索,这样的商机不会被浪费。现在的商业套路让家长们深受其害。如今在网上最常看到的,就是商业网站为自己引流所特设的“生肖取名宜忌”和“男孩女孩好名字帖”。问题是,这些帖子之间相互抄袭,内容大同小异,且根本无深层文化可言。 此外,流行文化、影视剧对新生儿起名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2015年最引人注目的起名现象,还有“若曦同款”。女孩百名榜中,排名14位的若曦、20位的若溪、26位的若熙、94位的若汐,都让我们想起了热播剧《步步惊心》中的女主角之名“若曦”。该剧不啻为2015年影响女孩命名最大的一部戏。 而2015年最大的黑马名“诺伊”,则倍受同期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三》的影响。2014年,这个名字还仅仅处于女孩名第2489位,2015年就一跃上升为第95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