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超级马里奥·格策的绝杀,让德国登上世界之巅,笔者一直在想如何把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和陕西和西安找到结合点。要完成这样一个看似牵强的任务,着实很勉强,很难。
时间回到三年前的7月14日,在陕西省体育场,陕西浐灞主场迎战深圳红钻,陕西和深圳球迷可能都没有想到,两个中国足坛的老对手,会在那一次相遇之后暂别数年。万厚良和黄凤涛为两队各进一球,那时候,在省体看球是多美的事情,简单,充实。现在想起来却成了一件奢侈而复杂的事情。

时间再回到四年前的7月14号,那一天可能被更多的陕西球迷铭记,如果你记不起来那天发生了什么,笔者告诉你“小毛反戈申花割喉庆祝”,你肯定会因为突然想起那激动的一幕而心跳加速,是的,那一天陕西队凭借着毛剑卿的绝杀,七年中第一次在主场战胜了上海申花,那时候的省体育场,就是所有陕西足球人心中的马拉卡纳。毛剑卿,是格策;胜利,就是我们的大力神杯。
这样的记忆还有很多很多,因为世界杯,全国都在为足球狂欢,而在决赛这个高潮过后,又有多少人知道足协杯和中超就要在本周重燃战火?会去买票支持自己家乡的球队?过去一个月,我们身边多了太多“球迷”,昨晚,我们身边突然多了太多德国拥簇者,这些虚假的繁荣不是中国足球的解药。

“陕西不能没有足球”,这是所有足球从业者的共鸣,但是陕西已经没有足球三年了,国人的习俗讲究收效三年,浐灞三周年祭,我们依旧没有看到重新拥有足球的影子。
浐灞离开之后,陕西职业体育陷入了空前的低谷,近日新生代的陕西信达男篮也倒在了冲击CBA的门槛外,在举国“假高潮”的日子里,陕西足球陕西体育却难以“真重生”。陕西不缺足球的土壤,看看昨晚古城买一条接到的灯火通明就知道,陕西不缺包容的态度,不缺文化底蕴,但却在快节奏的商业足球环境里迷了路。
拯救陕西足球,或许和拯救中国足球是一个命题,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坚持与付出,足够的物质财富基础,以及与之匹配的适合的体制制度,这些现在陕西都没有。写到这里,笔者突然觉得陕西目前的足球环境就像昨晚的阿根廷队,拥有华丽的足球氛围,就好比拥有球王梅西,但却缺少帮手,譬如没有政策,没有金钱,没有青训,没有底层建设。但这样一支球队,依旧可以在找到合适的防反战术之后,完成自己原本达不到的高度,甚至让人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球队,捧起金杯,是冠军,擦肩而过,亦是王者。
陕西需要足球,中国足球更需要西安的金牌球市。希望我们尽快找到自己的路。(文/张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