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专题新闻 > 正文

延安: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为民初心

专题新闻 华商网 2023-04-03 08:44:25

  华商网讯 新时代,如何弘扬延安精神,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良法善治——读懂习近平法治思想陕西行”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在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枣园派出所、宝塔区人民法院枣园法庭寻访答案。

  “一头牛”解开群众心结

  派出所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辖区安全稳定、服务辖区群众是职责所在。作为基层派出所,如何发挥群防群治力量服务好群众?枣园派出所有独特的经验。

  枣园派出所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树了党建品牌,建立了张思德调解队等,构建起服务、宣传、巡逻、调解一体化格局。

  3月31日,枣园派出所张思德调解队调解员赵学慧向采访团分享了调解故事。2019年,年近七旬的宝塔区枣园街道上砭沟村村民李马罗喂养的一头牛,被掉落的高压线电死,这让李马罗本就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万般无奈之下,李马罗选择报警求助。

  赵学慧在走访中了解到李马罗家没有劳动力,被电死的牛是李马罗家赖以生存的依靠。随后,赵学慧与民政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为李马罗申请到了4000元救助金。“无论是所里的民辅警,还是张思德调解队的队员,都视群众为亲人,把服务当主责,为百姓办实事,这是基本要求。”枣园派出所教导员齐延峰说。

  “一条渠”引起红色文物保护思考

  作为革命圣地,延安市共有革命旧址445处、革命类纪念馆30座,馆藏革命文物43673件,革命文物类型齐全、数量众多。如何立足职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红色文物,是宝塔区人民法院枣园法庭干警面临的重要问题。

  枣园法庭与枣园革命旧址一墙之隔,与“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只有200米的距离。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附近有一条水渠,年久失修。枣园革命旧址管理部门决定对水渠进行修缮,但枣园村的村民担心修缮水渠会占用公共土地。

  对此,法庭干警与村民进行了沟通,在打消村民顾虑的同时,还为村民讲解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细致沟通,村民的顾虑不仅消除了,还主动帮忙修缮水渠。法庭干警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意识到了红色文物保护的迫切性。

  “在司法调研中,我们发现有违法在革命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的问题,还有违法修缮、迁移、拆除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问题,危害革命文物安全的问题,改变革命文物用途的问题,破坏烈士纪念设施的问题。”枣园法庭法官杨慧琴说。

  3月29日,陕西省首个革命文物保护巡回法庭——宝塔区人民法院革命文物保护巡回法庭在枣园法庭揭牌成立。这标志着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及文化和革命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了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座山”里的红色司法党课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坐落在延安市宝塔山南麓的龙湾山,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它为“法院山”。这里诞生了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

  如今,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已成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法院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监狱警察红色教育基地,还是国务院核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普法宣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月30日,在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多功能中心,由延安中院与延安文化发展集团联合打造的红色司法情景党课——《法院山》正在上演。舞台上,演员们生动地演绎了一个个红色司法经典案例,再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和司法工作者服务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的业绩,展现了新时代延安法院干警争做“马锡五审判方式”传承人的精神风貌。

  延安中院政治部副主任惠兴文说:“我们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好延安法院,以‘一书、两馆、一剧、一歌’为载体,创建‘五色’法院文化体系,以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和开展‘马锡五式好法官、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为实现路径,加快形成审判执行新方式,为推动延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来源:华商网

编辑:张佳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直播|有请办事人之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处 讲解缓堵保畅便民措施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