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举行环境资源审判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遐主持,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建军发布了《环境资源审判(2020-2022)》,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人朱爱琳发布了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900件,审结1877件。
三年来,西安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以及公益诉讼审判职能作用,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严格贯彻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依法追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人的民事责任,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及时履行监管职责,全力筑牢生态治理的司法屏障,自觉担负起保障生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助推绿色发展的重要职责;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能动司法,积极发挥集中管辖的区位优势,自觉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秦岭区域常态化长效化保护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找准司法定位、发挥司法功能,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展现了两级法院的政治担当、司法担当、指责担当;牢固树立现代环境司法理念,不断改革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持续落实“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健全环境司法专门化,更新环境资源审判技术专家库,助力法院破解环境审判难点,持续发挥好司法保护基地作用,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境修复步伐,探索创新环境资源审判执行方式,拓展延伸审判职能,探索总结出了环境司法保护的“西铁方案”;不断强化生态公平、预防为主、注重修复、系统治理、严格执法的理念,拓展环境资源司法效能,加强区域司法协作,完善司法和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司法建议拓展环境资源司法的效能,扩大环境资源审判的公众参与,以协调社会力量,努力构建多方参与的环境资源保护新格局,助力美丽陕西高质量发展;始终树立“调研是更高层次的审判”的理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司法调研作为搞好审判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调研化解审判难题、以调研培育精品案例,以调研提升司法能力;重视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方式,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联系媒体报道、拍摄宣传片等多种方式,扩大环境资源审判的实践效果和社会影响,积极营造环境资源审判理念、规则的社会共识,传递环境保护正能量,持续打造西铁环资司法品牌。
此次发布的八个典型案例,聚焦环境资源领域社会关切,类型多样,全面展示了两级法院落实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秦岭区域常态化长效化保护的成果。典型案例涵盖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等案件类型,涉及水、土壤、森林、动物、人文遗迹等诸多环境要素。
发布会上,李建军和朱爱琳分别就两级法院如何服务黄河生态保护、如何推动环境资源保护多元共治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华商报记者 宁军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四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将于6月16日-18日在西安举办 300余家企业参展 下一篇:高级工程师莫名被外公司“任职” 判决:道歉、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