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筹备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冯浩斌介绍,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将于4月4日(清明节)9时50分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隆重举行。
今年公祭典礼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共有九项仪程,分别是全体肃立、击鼓鸣钟;唱《黄帝颂》;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龙飞中华;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种植桥山柏。
今年的公祭典礼呈现五大特点
冯浩斌介绍,今年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呈现五大特点。一是活动内涵进一步深化。今年公祭典礼以溯源、寻根、凝心、铸魂为主旨,秉承最高祭礼规格,将“典前序礼”与“公祭典礼”融为一体,对敬献花篮、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等环节组织工作进行优化,典礼将更具神圣感、礼仪感和人文内涵。
二是嘉宾邀请更具代表性。重点邀请港澳台侨等海内外华人华侨代表等各方面宾客约350人参加典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将邀请更多台湾方面代表。
三是参与形式更加多元化。今年的典礼将现场祭祀与网络祭祀相结合,优化提升了“中华云祭祖”功能板块和操作界面,让用户在互动中进一步了解黄帝陵祭祀文化。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现场内外同祭,让更多中华儿女参与公祭。
四是更加突出青少年爱国教育。在典礼期间,还策划了“我心中的黄帝陵”青少年书画活动,本次活动将走出陕西,面向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中小学生发起作品征集,在启动仪式现场将展示往届优秀作品、举行赠画仪式,并组织300名青少年共绘黄帝文化主题百米长卷。
五是典礼更加注重规范节俭,严控活动规模,加强经费监管,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活动庄严神圣、务实节俭。
《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4月1日正式施行
发布会上,冯浩斌和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处长赵虹分别介绍了4月1日正式施行的《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
赵虹介绍,《条例》共五章三十一条,自4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制定首次将黄帝陵的保护提升至法治化高度。对加强黄帝陵的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彰显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具有里程碑意义。与以往文物类立法不同的是,法规在明确文物保护的同时,注重彰显黄帝陵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繁荣和文明传承。
同时,《条例》扩展了黄帝陵的保护对象,构建了涵盖文物遗迹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与自然环境等多维度保护体系。在保护文物本体的同时,将保护区域内以黄帝手植柏、保生柏为代表的桥山古柏群等古树名木、黄帝陵祭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周边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列为保护对象。
本报记者 谢斌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4年3月以来陕西增设27.5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 下一篇:“砍不死”“饿不死” 中国空间站将迎新生命体——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