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丝博会“土特产”上演“T台秀” 老手艺撬动新市场

西安新闻 西安晚报 2025-05-25 06:47:32
A1 A2 A3

当陕西米脂小米摆上乌兹别克斯坦的超市货架,当江西景德镇茶杯“走上”西安市民餐桌,当非遗文创产品成为外籍客商的心头之爱……全球地域优品正以多元姿态突破地域限制,在第九届丝博会的舞台上书写“国际突围”新故事。

丝路优品组团征服国际味蕾

“我刚买了阿塞拜疆的石榴汁和马来西亚的燕窝,打算再去买点咱们陕西的豆腐和苹果。”“我买了一个东阳的木雕,正陪我朋友去买克什米尔的地毯。”当记者置身于丝博会丝路优品展区,不断听到逛展的游客在呼朋唤友去“买买买”。

5月24日,第九届丝博会丝路优品展人头攒动,“舌尖上的丝路味道”“手心里的丝路记忆”“异域风情的生活体验”“丝路物产的地蕴勋章”的独特观展体验,让参展观众心情愉悦,满载而归。

在“丝路物产的地蕴勋章”板块,东道主陕西展团中,汉中仙毫、紫阳富硒茶、泾阳茯砖茶、富平柿饼以及绥德山地苹果、大红袍花椒等多款地理标志产品亮相,多款产品不仅远销海外,还被纳入中欧地标互认清单产品。

“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让陕西省优品走出去。”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罗启昱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聚焦果蔬进出口核心业务,重点面向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稳步推进陕西苹果、葡萄、猕猴桃等优质特色水果出口贸易。

非遗文创产品成为国际潮品

“近些年来,‘凤翔木版年画’因制作精良,被中央美术学院、法国法兰西学院等国内外众多机构和个人收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告诉记者。

第九届丝博会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传统技艺“国际化”的跃迁之路。

在省际合作展的“陕西好物”凤翔木版年画展区,前来选购的观众络绎不绝。“为了传承和宣传我们的非遗产品,我经常参加国内外的展览,也有不少人会慕名前来选购。”邰立平说。

除了木版年画,一经展出就深受喜爱的还有陕西社火脸谱。“目前国外消费者收藏选购社火脸谱产品超过1万件。”宝鸡秦之雅文旅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运用现代工艺和科技,开启了传统彩绘社火脸谱技艺新潮流,开创了独树一格的脸谱流派,已创作出近百套创新产品。

“这个木雕的‘哪吒’栩栩如生,真的太精致了。”丝路优品展的东阳木雕展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技法、清淡素雅的雕刻用材、加上‘白木雕’表面的处理手法,构成了东阳木雕的技艺体系和地域特色。”展区负责人王飞龙告诉记者,东阳木雕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丝博会期间,他们也获得了海外客商的定制木雕产品的订单。“产品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我们在拓展海内外市场的同时,还会不断创新,开拓木雕业的新领域,引领木雕业新时尚。”王飞龙表示。

第九届丝博会打造的全球优品“T台秀”还在继续,更多地域优品正蓄势待发,依托丝路平台的“强磁场”效应,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市场的星辰大海。 记者 李猛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魏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考中考临近西安按下“静音键”了吗?商铺广播仍在响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