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中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今年的语文命题从阅读到作文意在让学生认识自我,弘扬文化自信,全面聚焦立德树人。今日,华商报记者邀请到了西安市高新逸翠园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组长秦晓莹老师,秦老师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谈一谈本次陕西中考语文学科的命题方向和趋势,希望准初三学生再接下来学习中有所启发。
西安市高新逸翠园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组长 秦晓莹
语文:在历史与时代的呼应中,聚焦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
2025年语文中考试题以课标为依据,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以“家国情怀”为核心,考察学生学科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凸显文化自信与价值引领,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和时代特色。
1、革命薪火:在历史坐标中筑牢精神根基。诗文默写(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考查现当代经典,引导学生感受深沉炽热的爱国情感,增强对中华优秀现当代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名著阅读考察革命著作《红岩》与《可爱的中国》,《红岩》中革命志士的铁骨铮铮(如江姐的坚韧)与《可爱的中国》里方志敏烈士对未来的赤诚憧憬,共同构筑了崇高的精神丰碑;文学类文本阅读为抗战题材作品《鬼子来了》,该部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再现民族苦难与抗争,引导学生深刻体认“红色江山来之不易”。
以上三者形成强大的“革命文化”矩阵,考查的不仅是情节内容记忆,更是对忠诚、信仰、牺牲等精神内核的理解与价值认同,呼唤当代青年重温峥嵘岁月,铭记英雄牺牲,理解今日和平发展之根基。
2、开放图景:在时代浪潮中彰显自信包容。以“中国经济发展、对外免签政策及入境游上升趋势”为内容的非连续性文本,是试卷极具时代气息的一笔。它直观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与开放包容的胸襟。考查点聚焦于信息提取整合(如数据趋势分析)与政策意义解读(如免签对交流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跳出书本,关注国家发展脉搏,理解开放发展、文明互鉴的当代价值,精准对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并培育国际视野。
3、知行合一:在生活实践中书写成长之美。作文要求从“校园之外的生活”收集自身“美”的证据,其“美”的内涵锁定在对传统美德(孝亲、睦邻、诚信、勤劳)与公民素养(热情友善、自信包容)的践行上。题目中“行走的中国名片”的定位,与非连文本的“开放中国”图景、革命文化中“为国为民”的精神形成呼应,它引导考生将宏大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具象化为日常生活中可感可知的行为准则与价值选择,本质上是在引导他们发现、认同并自豪于自身行为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本套试题是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考察,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寻根之旅、一场生动的国情教育课、一份面向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成长指南,它通过精心选材与结构布局,将厚重的历史感、鲜活的时代性与青少年个体成长紧密结合,有力彰显了语文课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独特功能。其核心启示在于:语文教育,最终指向的是有根、有魂、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千朋茹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陕西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立足核心素养 彰显思维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