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省消费者投诉情况。2025年上半年,全省各级消保委(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789件,解决5183件,投诉解决率达66.54%,接待投诉咨询及来访人员7312人次。从投诉数据来看,售后服务、质量问题等仍是消费者维权焦点,而婚恋服务、保险服务等领域的投诉问题突出。
售后服务问题投诉占比最高
从投诉性质来看,售后服务问题占比最高,达28.32%;质量问题紧随其后,占17.67%;价格问题占15.93%;虚假宣传问题占12.74%;合同问题占11.05%。上述五大类问题合计占比超85%,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方向。
在所有投诉中,商品类投诉为3947件,占总投诉量的50.63%,其中家用电子电器、食品、日用商品、服装鞋帽、房屋及建材投诉居商品类投诉前五位。
服务类投诉为3587件,占总投诉量的46%。其他类投诉255件,占总投诉量的3.37%。
婚恋服务:虚假宣传与“霸王条款”成维权难点
随着婚恋服务市场需求增长,各类婚恋平台及中介机构快速扩张,但不规范经营行为频发,引发大量投诉。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宣传承诺与实际服务脱节。部分婚恋平台或“红娘”为促成签约,刻意夸大成功率、虚构优质会员资源,利用消费者求偶心理进行诱导性营销,实际匹配效果远低于宣传,涉嫌虚假宣传。
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服务合同中普遍存在限制消费者解约退款权利、设定高额违约金、免除经营者主要责任等不公平条款;部分机构还模糊服务细则与退款条件,导致消费者在服务不符或中断时维权受阻。
服务质量缩水与诱导升级消费。服务过程中,“红娘”频繁更换、匹配对象信息不实、沟通敷衍等问题突出;部分机构还以“优质资源需额外付费”“名额有限”等话术,诱导消费者购买高价套餐,加重经济负担。
对此,省消保委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婚恋服务广告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建立机构及从业人员备案公示机制;消费者则需选择正规机构,仔细审阅合同条款,保留相关凭证,理性消费。
保险服务:销售误导与理赔争议居高不下
上半年,全省保险服务消费投诉同比上升,问题集中在销售、理赔及续保环节。
销售环节误导诱导。部分保险销售人员通过夸大产品收益、隐瞒关键免责条款等手段进行不实宣传,导致消费者对保障范围、预期收益及退保损失产生重大误解,购买后发觉与承诺不符。
理赔服务体验不佳。消费者遭遇理赔时,部分保险公司存在拖延定损核赔、设置不合理拒赔理由、利用条款解释模糊性推诿责任等问题,致使消费者正当理赔权益难以兑现。
此外,自动续保扣费争议频发。部分保险公司未经消费者确认即自动扣缴续期保费,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针对这些问题,省消保委建议,相关部门应规范销售行为,完善理赔标准;保险公司需加强人员培训,优化理赔流程,明确续保规则;消费者则要仔细阅读合同,核实销售人员资质,保留凭证以便维权。
本报记者 谢斌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外卖员送餐途中救火引热议 因见义勇为耽误送餐怎么办 下一篇:八旬老人打车从宝鸡来西安“送钱” 司机识破骗局急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