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兴起,real小mo、烧饼猪、西北狼在Daniel、TIBIBI田冰冰等海外留学创作者们在短视频平台记录并分享自制的陕西美食,“陕西风味”广受美食爱好者及海外游子喜爱。陕菜带着豪迈质朴走向国际,是别样文化输出,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极致风味冲击”与“深厚历史故事”,其强烈复合的味觉体验击中食客味蕾,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增添魅力谈资。
用音乐和美食
在英国筑起“长安城”
在英国伦敦,中国音乐人田冰冰和她的英国丈夫“大面”这对跨国夫妻,通过短视频宣传陕西美食,让其走进更多人视野。他们的视频更像是以美食和音乐承载文化的小宇宙。8月中旬,西安女娃田冰冰回家乡开演唱会,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她和“大面”,她提到英国人偏爱番茄焗豆,“大面”做饭也常加这一食材,所以也给自己起名叫“豆豆”。起初,她向“大面”介绍陕西美食,虽然“大面”觉得饭菜美味,却总加英国焗豆。第一次做搅团,“大面”觉得是玉米面糊糊并不特别,当加上调料品尝后,他赞不绝口,称陕西美食有创意、步骤独特。
短视频时代,陕菜推广被按下加速键。田冰冰介绍:“以前英国的陕西餐馆比较少,近年经海外博主推广,陕西美食很受欢迎,吃Biangbiang面要排队两小时,大家觉得好吃新奇。”而“大面”尤其爱Biang-biang面和凉皮。田冰冰作为陕西本地人,觉得陕西美食色香味俱全,无可替代;“大面”认为其能融合多种味道,不像英国饭菜风味单一。
随着陕西美食在海外知名度的提升,在英国,肉夹馍有了“murger”这一独特名字。田冰冰解释这是餐馆创造的新词汇,很有意思。此外,作为音乐人,田冰冰表示未来创作想加入秦腔元素,与其他音乐结合,将陕西美食有趣、有创意的元素融入音乐中。
陕菜出海
文化自信下的必然与机遇
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加速,陕菜借短视频飘香海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研究学者朱立挺称,短视频平台全球普及,海外陕西人及华裔创作者记录陕菜制作受关注,“个人叙事+美食展示”模式有跨文化共鸣,既满足海外游子情感需求,又吸引当地观众,比传统宣传片更亲和,其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值得研究。
“美食”是海外游子寄托乡愁的文化符号。朱立挺分析,其核心是独特感官性、普适性和情感黏性,味觉与嗅觉能唤醒记忆且“无需翻译”,比戏曲、方言等更易被接受。因食材和受众口味差异,创作者会改良陕菜,朱立挺表示这是文化传播必然现象和拓展影响力的契机。一方面,适应性调整是跨文化传播“生存策略”,保留关键仪式感与工艺;另一方面,改良或推动本土对“本味”重新认知。这一现象对陕西本土美食文化也有多维度正向推动:提升国际知名度与文化认同,激发本土美食产业创新动力,产生文化认同内聚效应,延伸与融合产业链,实现“美食-农业-工业”联动。
总而言之,陕菜出海不仅是味觉迁徙,更是文化远征。它凭借独特历史底蕴和烟火气息,在世界美食地图留下印记。对海外游子而言,陕菜是故乡光亮,提醒他们胃与心都向着“家”。美食无国界,能连接人心。如今,在短视频助力下,陕菜影像跨越山海,唤醒味蕾,连接更广泛文化共鸣。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曲丽莉 实习生 董才瑜
编辑:魏檀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