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化名)的母亲在回忆往事。早报见习记者 王浩然 图
邻居称孩子几乎天天遭殴打每次持续最少一小时
4岁的康康死了,惨死在生身父亲的拳脚下。而早报记者在采访时,感觉到事件背后更加的触目惊心。小康康几个月来,几乎天天受到毒打。父亲打他的方式,残忍之极,甚至用上了刀具。几个月以来,小康康早已体无完肤。小康康最后一次挨打,仅仅是因为没有食欲。
这是这个家庭几乎天天发生的家庭暴力。
施暴没有理由,甚至毫无征兆。
10月10日下午,在至少3小时的不间断殴打后,4岁的康康(化名)几近昏迷。
邻居们坚称,在闭上眼睛前,小康康曾告诉妈妈,我太累了。
对于已被警方刑事拘留的父亲,住在南杨家宅88弄的邻居和老乡们表示,无法谅解。
“当天,他动手的原因是在责怪4岁的儿子吃不下饭。”说这话时,这名老乡也握紧了拳头。
小康康很乖很清秀
宝山区南杨家宅88弄,一片老旧的平房民居里,集中了来自安徽和贵州的务工人员。
今年3月份,4岁的康康从贵州毕节的老家来到这里,开始与父母和10岁的哥哥同住。
康康家的居所是个低矮的小平房,空间不足10平方米。两年前,张某一家子搬到此居住。
早报记者看到,昏暗的屋内陈设简单,两张床、一张桌子、一扇窗,没有电视机,只有一盏照明用的灯。
“两个儿子挤在一张小床上,孩子的父母则睡在另外一张床上。”邻居汪女士说,她是康康母亲的姑姑。
老乡们的描述是,康康眼睛很大,面容清秀,遇到邻居还会主动问好,因此是远近闻名的乖巧孩子。
在采访期间,多名老乡称,康康不应该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
“康康的伯伯,即张某的亲哥哥膝下无子,康康在出生后10天,曾过继给伯伯。”汪女士说,但张某可能觉得康康乖巧懂事,又把康康要回到了身边,而他们则为此支付了1.5万元的抚养费。
直至去世,康康与父母在上海度过了9个月的光阴。
至少6种残忍的打法
然而,在邻居们看来,康康的回来是噩梦的开始。居住在康康隔壁的李阿姨说,她常常会听到隔壁传来“咚咚”的声音。
“刚开始不知道,到后来就习以为常了。”李阿姨说,这般的声响,肯定是张某抓着儿子的头往墙壁上撞。
小卖部的老板证实,李阿姨常常跑到院门口的小卖部去,原因是不忍心听到这样的声音。发生这种声响时,康康起初还有哭声,但久而久之也闷声不吭了。
张某在附近的一家钢铁厂上班。他的同事说,张某在厂里扛铁,人高马大,力气也很大。
直至康康惨死,邻居和老乡描述了至少6种“成人也无法忍受”的殴打方式,父亲一脚踢向康康的腹部,康康甚至飞出去2米多远;睡在床上的康康突然被抱起,然后狠狠地扔向地面;父亲一拳用力打向康康的胸口;责令康康跪下,然后用棍棒猛打;父亲按住康康的头部,扯住衣领,用力向墙壁撞击;用菜刀砍康康的手背。
邻居们表示,殴打的“工具”除了用手掐脖子外,还有扫帚、刀具等。
其间,不断有邻居和老乡前往“劝架”。“我跟张某的老婆说,叫他不要打了,孩子经不住打的。”李阿姨说,张某得知后,上门兴师问罪,并声称“要弄死我”。
而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亲戚则表示,前往劝阻不但未果,还曾遭到张某的辱骂,两人为此几乎动手。
在小康康饱受来自父亲的殴打后,邻居们也渐渐跟他家疏远了往来。
一名老乡透露,在最近的两个月,康康整日被锁在家里,偶尔出去上个厕所,他爸妈就拿个雨伞把他脸遮住,并且躲躲闪闪。
在这名老乡看来,康康的父母不想让邻居发觉康康的伤情。但大家都知道,康康早已体无完肤,而且右脚也逐渐有点跛,该老乡说,“我们看不下去,去搭个话,张某就把孩子拉进屋子。”
与此同时,小康康也越来越沉默。康康的姑婶说,有一次问他怎么受伤的,他说,摔了一跤。
一名老乡回忆,张某从未和成年人打过架。“他专门冲着自己的儿子动手,这算什么事?”这名老乡说。
|